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县区快讯

>

正文
溇阳风情——桑植县文学艺术家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第一站溇阳村走笔
发布时间:2022-10-18 22:09:30  来源: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作者:彭冬梅   
0

10月1日,张家界首届桑植民歌会桑植县文学艺术家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第一站——溇阳,百余名艺术家在桑植文联的带领下畅游溇水,欢歌溇阳,和醇厚的溇阳村人们共庆伟大祖国七十三岁华诞。承蒙不弃,我作为作协代表有幸观溇水风观,享溇阳风情。美哉!快哉!

三山两水护溇阳

溇阳新村,地处大山深处,隶属人潮溪镇。村书记说溇阳是一个三山夹两沟(金鸡山、簸箕山、长岭山、财白溪、牛咸沟)的村子,人口近2000,山多耕地少,但水资源丰富,盛产烟叶和粽叶,典型的依山而居,伴水而生的山乡村落。

也许是从小长在乡下,对农村有着别样情怀;也许是长年披星戴月的早出晚归,听惯了铃声的催促,学子的喧闹。这个秋日,到溇阳,就莫名的喜欢上这里的恬淡闲静。

暮色里,溇阳村就这样在三山夹两沟的温柔呵护下静默着。暮霭和着炊烟,轻轻盈盈的,从溇阳溪沟里升腾,在溇阳山腰间袅袅。居住在溇阳村委会附近的村民,收拾好晚饭后的锅碗瓢盆,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用厚重的溇阳腔调闲话这天的家长里短。老一辈民间艺人各自操练着拿手绝活,围鼓铜锣唢呐各显神通,当然,时尚的广场舞还是人多势众。

或许是山里的云有早起的习惯。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溇阳上空,已经布上一团团白云,或轻盈或厚重,肆意在纯净的蓝底上游走,幻化成百般姿态。七点四十分,一个不经意的抬头,发现山顶光芒万道,晨起的太阳正急不可耐的显示它的存在,努力释放自己的能量,为最终跃出的一刹那蓄势。浓云嫌弃太阳锋芒太露,联手想挡住它,杀杀它的威风,挫挫它的锐气。可溇阳的太阳也很霸气,一如溇阳人骨子里“破茧而出”的执着,硬生生撕裂浓云,跃出山顶,把晨辉铺洒向溇阳的田间地头,青砖白墙。蓝天白云之下,沐浴在晨辉里的溇阳,依然是安静祥和。

村道上,被干旱耽误了花期的桂花正努力的缀上枝头,密密匝匝,挨挨挤挤,把馥郁馨香飘向街头巷尾。走到哪里,那香味都沁人心脾,清心怡神。

远处林子里一只鸟在急切的啼叫,似在找寻昨夜未归人。几声啼叫后,周围暂时沉寂。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只稚嫩的回应,听起来有找到妈妈的喜悦。

只是这次的溇阳行,正值桑植连续60多天的干旱期,我们没有遇见溇阳溪水丰盈时的奔腾而来,又咆哮而去,也没有遇见它平静时的茵茵如带,旖旎向前。但畅游过溇水后,我能够想象着它一年四季忠心耿耿呵护溇阳人们的模样。

溇阳有位好姑娘

采风团一行百余人乘坐的四辆旅游大巴车刚从拐弯处冒头,早就在人潮溪大桥上列队等候的热情的溇阳人立马敲响围鼓打起锣,迎风招展的彩旗,铿锵有力的大鼓,欢快悠长的唢呐齐上阵,一时间人潮溪大桥热闹非凡,一派喜庆。

人群里有一个头戴银饰,身着土家蜡染精美服饰,长相温婉甜美的姑娘,特别惹眼。只见她接待采风团落落大方,丝毫没有乡下女子的羞涩和拘谨,灿烂的笑脸是那么的阳光。

溇水漂流,她在船头卓立。秋风扑面,一身蓝色土家民族服的她在绿水和红旗的映衬下,就像溇水仙子踏浪而来。此情此景下,只觉得这被溇水滋养的女子,是那么的清新脱俗。

下午的溇阳村部张家界首届桑植民歌会文艺演出,她又一身艳丽的红色土家族服装,作为本场演出的主持人闪亮登场。优雅的台风,幽默风趣的开场白,让我很是好奇这个溇阳女子。自报家门后,让我对她更为欣赏,原来她就是我早闻其名的2022年度中国好人——胡松洲,一个坚韧自强、敬老爱幼的刚毅女子。领养脑瘫女儿10年不离不弃,放弃高薪,负债累累,带孩子全国各地求医,从零起步自学中医理疗和康复训练知识,无怨无悔的帮孩子做康复,10年的求医康复路,辛酸苦辣她咬着牙扛,看着女儿迈出一步,两步……到现在的勉强能独立行走,她欣慰的笑了。

两天的溇阳行,我只是远远看着她。娴静时,她总是把甜甜的笑挂在脸上,给人如沐春风般舒适;工作时,她雷厉风行,沉着布局,溇水漂流,溇阳文艺演出,在她参与下都漂亮落幕;胡家院子的长龙宴上,她又现豪爽干练,一番“花言巧语”让在场文艺家们没了拘束的把酒言欢,畅饮高歌。摄影家们兜转着长龙宴席,记录下一个个埋头苦干享美食的喜庆画面;音乐大咖们难得聚在这样一个放松又自在的环境,好歌一曲赛一曲,唱响溇阳三山两水;作协的我们没什么才艺,只有扯起肚皮大快朵颐:煎炸的人潮溪清水鱼,松软鲜嫩;腊猪脚炖海带坨,肥而不腻;喷香的正宗土鸡汤,馋涎欲滴;滋溜滋溜冒烟的黄豆拌牛肉火锅,回味绵长……

胡松洲,好一个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溇阳女子。我想,一定时溇水滋养了她刚柔相济的个性,可以娴静,也可以张扬。遇事,能够像溇阳的金鸡山,簸箕山,长岭山那样沉稳不乱,像财白溪,牛咸沟那样不骄不躁,温润平静。

溇阳新村歌舞欢

溇阳,藏在大山深处,名不见经传,却是一个原生态文化氛围浓郁的小村庄。围鼓花灯鱼鼓筒,唢呐铜锣三棒鼓,长笛二胡萨克斯,山歌板胡九子鞭,阳戏独舞秧歌舞,十八般武艺被溇阳村的一群民间艺人耍得娴熟。

民间小调,来源于生活,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锤炼打磨,淬炼成精华,被人们反复吟唱,传达着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不,溇阳村民谷臣兵(村民们号称他“五阿哥”)即兴一首《小郎相亲》,丰富的表情,十足的乡味,一口气麻麻溜溜的从正月唱到十月,不时还夹上一句溇阳地方话,把农家少年从请媒,相亲,买嫁奁,进洞房的生活场景用朴实的歌声再现出来。七十六岁的满元恒师傅给观众献上的四人桑植花灯,喜感十足的滑稽装扮,应节而动的灵活身段,丝毫不输于年轻演员,三分多钟的表演,没有华丽的语言,却用娴熟的花灯动作完美展示了溇阳老艺人对祖国七十三华诞的深情祝福。张巧珍老人,一身朴素的农家老奶奶穿着,没有穿绿抹红,没有涂脂抹粉,可拿起话筒一亮嗓,一曲《麦草帽儿十八转》,我滴个天,自带的高音炮,嘹亮的歌声狠狠地撞击我的鼓膜,让我一瞬间很是恍惚,随即便是叹服,惊为天籁之音,那声音恰如一支响箭,离弦直窜山顶的感觉。观众席上劲爆的掌声不约而同的响起。虽然我没有记住歌词,但我找到了小时候跟着父母在山坡劳动时听到的山歌味道,歌词信手拈来,张口就唱,没有伴奏,原汁原味,即景寄情,歌唱劳动生活。陈国荣、唐先政两位老人的《二人对唱》俏皮又幽默,手舞足蹈间,把乡里汉子见到美女后的那种涎皮赖脸演得活灵活现,尤其那几个“呀呀呀得喂,喂呀喂得哟”调调,尽显山歌本色。

精彩不容错过。一向不那么爱凑热闹看演出的我,这次老老实实的坐在观众席上,不知不觉,静赏了三个多小时。台上表演者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忘情喝彩。后来听文联主席说,这样的乡村演出能超过三小时的,目前只有溇阳村一例。欣赏中,只觉得看一遍、听一次,很是不过味,于是用手机录下每一处精彩,以待闲暇时细细咀嚼回味。

舞台上,几十位溇阳村民间艺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锣鼓喧天,笛声悠扬,唢呐婉转,不加雕琢的原生态民歌调,让我们感受到溇阳浓浓的乡土人情和文化氛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溇阳之行,长了见识,开了眼界,饱餐一顿文化大宴。初识溇阳,就对它刮目相看。溇阳的山水浸润了溇阳的民俗文化,溇阳的民歌小调,展示着溇阳人祖祖辈辈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丰富多彩的歌词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剪影,热情洋溢的歌声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溇阳,养在深闺少人识,它如歌似画,吟唱着民歌小调,静享着乡间的和谐;溇阳,山水浸润的性灵,它勤劳质朴,奔走在振兴路上,谋划着美好的蓝图。(作者:彭冬梅)

(一审:高甜甜 二审:宁奎 三审:廖声田)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