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投资理财

>

正文
旅游投资泡沫:天使之后可能遭遇“跳船”
发布时间:2015-03-16 13:56:25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彭涵   
0

近日,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莫跃明被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2014年旅游投资有泡沫么?


这个问题可谓有备而来:2014一年,万达在全国范围内收购了11家旅行社,一举成为旅游投资领域的代表性玩家。


“泡沫是有一些。但万达收购旅行社是产业链延展的需要,目标明确。”莫跃明话锋一转,“真要说泡沫的话,线上比线下严重。”


数据显示,2011到2014年1-9月,在线旅游融资事件分别为16、23、68、85起;就整个旅游行业的融资金额而言,2014年是190亿元——同比增长近100%——而在线旅游拿到了其中的半数以上。


如果说目前是旅游创投的狂飙时代,应该没人反对——然而,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与莫跃明的判断趋于一致:这个故事,可能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


短暂的窗口期


整体而言,2014年中国早期的TMT投融资市场异常火爆。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对此的描述是:“所有主流基金都在疯狂地投资项目。之前不太常见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金融资,开始变得极其平常。”其中,在线旅游也是备受追捧的细分市场之一。


投资人王伟(化名)告诉记者,这一轮资本的狂热源于移动端的兴起——体现在旅游行业,就是“技术变革引发了用户行为的迁移,从而出现了一个系统性的商业机会。”


这打破了以往“PC时代”携程、艺龙等大型OTA的绝对优势,创业公司与巨头突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但王伟认为窗口期不会很长——事实上,失意者确实迅速出现了。“2010年到2012年,如‘今夜酒店特价’、‘酒店达人’这一类创业公司受到了资本的追捧,但最后卖的卖、转型的转型,结果都挺惨淡。”


这似乎与回归旅游业的“本质”有关。当移动互联网改造消费端的红利趋于消失,如何深度介入旅游产业链成了新的问题——最初乐于宣告自己“不懂旅游”的创业者们,现在开始热衷于在旅游行业论坛上多换两张名片。


“旅游依旧是个传统行业,想做到真正的颠覆很难。”王伟说道。


更残酷的地方在于,旅游巨头们也已经觉醒。诸如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回归公司、同程高喊“All in 无线”等事件接连发生,谁都不愿在移动的弯道被后来者超车——于是经过短暂的洗牌,行业格局再次趋于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愈发逼仄。投资人高山(化名)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只能在一些边缘地方,做一些巨头看不上的事情,慢慢图谋一些创新。”


经过2014一年的观察,高山发现很多小而美的旅游公司大量存在、并且都赚到钱了。“开玩笑地说,求点求线的都赚钱了,求赚钱的基本上都是亏的。”


旅游产业链条中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同样需要巨大的创新精神——两位投资人都这么认为。“不一定非要拿VC和PE的钱才叫创业嘛。”高山表示。换句话说,这个行业对于风险投资人正在失去吸引力:你的故事已经讲不大了。


“黑暗时代”会来吗?


尽管如此,2014年资本整体对旅游的兴趣却是有增无减。这是一个鲜明的悖论。


2014年底,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的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传播甚广,该文的中心思想很清晰:当下创投圈存在严重泡沫。


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


“国内的VC行业在2011年有过一个短暂的高峰,然后由于窗口期的问题在2012年迅速回冷。几个月之内,原来可以融资千万美金的公司在那时砍一半、砍三分之二融资额都融不到。会有很多融不到钱的创业公司将在短暂的黑暗中倒下。”张颖在文中写道。


这无疑是一幅黑暗的图景,它会发生在旅游行业吗?


“有泡沫是一定的,而且很严重。”王伟的观点相当直白。“但这就好像股市一样,当你的股票已经在最高位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很多的人进来。现在对旅游行业的这种砸钱,就是疯狂。”


高山也给出了相似的判断:“能进入到A轮B轮阶段的旅游创业公司,会大大的减少。”


“在天使阶段,大家投资的成本比较低,只要一个赚了就会把所有的投资成本收回来。”高山说道,“因为投资人的这种心态,所以拿到天使的企业大量出现。但是到了A轮阶段,投资人会重新打量你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规模。”


资本泡沫则让这个过程变得更残酷:拿到天使有多容易,之后投资人的“跳船”也可能有多决绝。“到这个阶段,有一个收敛是必然的。现在大家的估值拼的太凶了,很多公司可能过不了这个瓶颈期。”


这样的判断,无疑让投资人变得格外机警。在王伟看来,去年大热的出境游已经被资本砸成了一片红海,周边游也仅剩一点机会。“机会相对多一些的,是在某个细分市场做重度垂直。”


而高山认为,所有针对C端的创业项目都很“拥挤”了。


“旅游非常复杂,很多的产品并不是标准化的形态,同时旅游始终是一个低频次的消费行为。所以很多公司为了获得用户、留住用户花费大量成本,包括复购率这几个指标算下来的话,会呈现一个比较悲惨的数字。”


死与新生


回归最重要的问题:有哪些创业公司可能是最先倒下的?


“他们有几个简单的特征。”王伟说道,“用户留存度低、在产业链中价值低,还有团队背景一般,尤其是融资能力低。”


高山谈到了更细节的判断。“还在大量烧钱去获得用户和流量的企业会很危险,尤其是在缺乏大量现金储备的情况下。”这很容易理解:如果泡沫破灭、资本跳船,缺钱的公司肯定会第一批死亡。


“其次是缺乏资源掌控能力的企业。”高山表示,这与王伟的观点相当一致——在产业链中介入不够将会很难过,比如单纯凭借特卖等手段崛起的公司。


该观点也得到过产业层面的验证:爱旅行CEO袁伟曾经告诉记者,其A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供应链体系改造;并且在其后的商业规划中,尾单产品不再是盈利核心板块。


爱旅行CEO袁伟


“第三是客户体验。因为在这个阶段,大家提供的服务内容其实差不多。”高山表示,“但客户体验能创造出巨大的差异,如果引用行业外的例子,就是海底捞和其他火锅的差别。”


同时,高山认为随着这一轮旅游创业投资高潮退却,风投圈的某些观点会得到修正——比如对于在线旅游B2B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投资人在旅游上还是比较喜欢2C的,因为2C有爆发力,而2B的话爆发力没有那么强。”高山表示,“但2B和2C,一个是外表一个是内在,有一方发展得快的时候,另外一方也会大大加速,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拥挤与空白永远是一体两面——体现在旅游行业,就是B2B正在闷头挣钱。“B2B在做两个事情,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提升。C端公司现在打这么凶,B2B至少能解决你的库存问题啊。”


事实上,从2006年至今的九年来,在线旅游B2B只获得了零星几次融资——这几乎是个被资本遗忘的角落。


如果在B2B也迎来窗口期,那么他们会获得一次持续多久的机会呢?无论怎样,这不是一个估值能迅速冲天的细分行业,所以可能不会摔很惨。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