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笔者从桑植县平安办获悉,该县平安建设工作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各界助力、灌溉智治活力,桑植县市域社会治理创新试点获得好评。
抓三区带头示范
加强城乡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建设,坚持重心下移,围绕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小区,做活楼栋,立足基层实际实践创新,跑出社会治理的加速度,拉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构建小区运营体系。建设乡村休闲游、民宿村寨的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和服务平台,有效融合联网监控、无线WIFI、5G通信、环境监测、交通视频探头、村村通广播等核心功能,组织开展义务巡逻、村民自治、司法调解,从源头预防化解治理乡镇、村社区的矛盾风险,形成较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较往年,全县矛盾风险发生明显下降。
推进园区管理升级。围绕“一轴三区五园”总体布局,推进园城互动、产城融合,优化桑植工业集中区的智慧化运营能力,完善智能网络接入、物联网覆盖,提升水电气监测、环保排污监测和停车管理等服务水平,搭建工业互联网管理、园区综合管理、技术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创建平安园区示范,全面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提质转型。
完善景区服务保障。建设景区应急避险小屋和一键报警系统、景区视频监控、交通安全监控、森林防火监控等,开展“移动法庭诉源治理”。推行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机制,三分法繁简分流模式、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建立诉源治理工作站、建立行业性调解组织,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来桑游客舒心满意。
抓三化统筹推进
构建网络数据互通“一网直达”,实现信息资源“一云供给”指挥调度,“一屏揽尽”基础平台,创新社会治理精细化,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能化建设,提升智安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
深化基础管理体系。创新信息技术管理服务,将义务巡逻、乡村振兴、环境整治、食品安全、矛盾调解等融入网格,构建117个县直及驻村单位、23个乡镇、299个村居社区、46个小区、4635个小组等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法治乡村数字化。
亮化网上便民办事。天门微治理添加居民好友6.2万余人,迁移微信群1544个,21.6万余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均在平台,居民上报616个事项,线上及时化解607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村级治安管理、调解纠纷、村规民约等村务信息在线发布,拓宽平台覆盖面、增加平台参与活力。
细化网格精准高效。运用综治微信平台功能,一键发送到全县各个微信群,供居民群众阅看、点击、签字等多种确认方式。做到政策宣传“不漏一人”,收集发送便捷,在人员不聚集而掌握风险隐患,按照事件类别、办理情况、上报地点等元素上报统计,为综合分析研判,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网格化解居民思想症结,部门联动为民破解难题,群众的诉求指尖轻松完成。
抓三优强弱补短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智能服务,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用建设,构建广大群众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智安服务体系,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智能化管理服务。
优化机制合力创新。深入推进三端智安家庭、雪亮乡村工程融合,1.8万户家庭、乡村视屏互通应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防护体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四级管理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的保密管理。
优化科技支撑智治。以“互联网+N”、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顺应发展趋势“后发赶超”,依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新貌,三年见成效”的建设思路,围绕基层基础设施、城乡治理、民生服务、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领域,投资1.4亿元建设科技智能工程。
优化群防群治队伍。创新方法举措,多元化推进治理。采取示范创建、以点带面全方位、多视角推进社会治理,组织5682名微网格员常态化开展义务巡逻、矛盾纠纷排查,乡村聘请32名法律顾问,成立23支三调联动队、4支流动服务队前移化解矛盾纠纷,全面实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在互联中凝聚力量,在互通中共享信息,在互助中砥砺奋进。(肖克新 钟家宜)
(一审:田锐 二审:宁奎 三审:廖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