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扶贫铺就“脱贫路”
——桑植县交通运输局开展交通扶贫纪实
通达公路1000公里,通畅公路2113公里,沥青路硬化923公里,仄路加宽项目770公里,生命防护工程1000公里,危桥改造和新建桥梁58座……
在全国上下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桑植县交通运输局瞄准“旅游融合、产业扶贫、绿色发展”目标,用一条条路、一座座桥、一条条防护栏把124个贫困村的小康连接起来,立足产业扶贫、旅游融合、绿色发展,打造出了“致富交通、景观交通、幸福交通”的新亮点。
官地坪镇烟叶千担村富平村盘山公路。
立足产业扶贫打造致富交通
桑植县交通运输局牢记始终“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工作宗旨,把修建致富交通放在交通扶贫的重心。
该县124个贫困村零散分布,坐落在群山沟谷间。随着全县599个村合并成299个村,124个贫困村的通达、通畅公路,由原来的几公里变成几十公里,道路条数多、里程长、建设成本高、地方政府筹资难,成为交通扶贫的重要难题。该县交通运输局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将项目排序实施,对重点产业扶贫村,重点产业乡镇给予倾斜支持。
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61人,他们分散居住在21个大山间。该县交通运输局根据合群村的产业布局,修通10公里通组公路、18.2公里产业路,确保产业基地到哪,产业路通向哪里,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生产营运成本。
路的通达和通畅带来了产业激情,全村发展优质稻1000亩以上,黄桃1200亩以上,丑柑面积近300亩。全村有167人在产业基地做工,每年收入少的有六七千元,多的达一万五千元。“走在路上去干活,车接车送不湿脚。出门一身干净衣,回来一身花香药。”这是合群村对交通扶贫公路最好的评价。
该县交通运输局根据124个贫困村建成的291个产业基地实际,把交通建设重点放在产业基地和产业扶贫工厂上。八大公山镇是桑植白茶产业扶贫重要基地,种植面积达6000亩。该县交通运输局按照“产业基地到哪里,交通扶贫到哪里”的建设原则,实施桑植白茶致富交通工程,共修产业路14公里,保证了基地20亩以上的丘块全部通了产业路。
洪家关乡花园村公路施工现场。
立足旅游融合打造景观交通
该县提出了“旅游融合”的发展思路,县交通运输局认真落实“旅游融合”的交通扶贫,力求把一条条通达、通畅公路建成景观公路。
龙潭坪镇银市坪村天梯组72户300人生活在海拔800米的6个大山间,由两条木梯连接下山进村的道路,曾因孩子读书攀爬梯子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被誉为“天梯村”。该县交通运输局将公路与沿线地形、地貌、生态特征和自然及人文景观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建成一条从山脚到山顶通行的屋脊公路。
该公路修通后,吸引湖南湖北的驴友爱好者来村里体验,成为驴友们的打卡点。因为独特的设计理念,丰富的植被以及原生态的木楼群,很快吸引一批旅行社注目,天梯组的村民因景观交通改变了传统的农耕方式,办“农家乐”成为新的选项。
在桑植县,景观公路不仅在天梯组呈现,河口乡、人潮溪镇等比比皆是。在人潮溪镇廖城村,该县交通运输局在两座绝壁大山间设计“蛇形”之字公路,站在山顶看两山之间的公路,宛如一条活灵活现的蛇在行走。正是这条蛇形路,使一个千年古城焕发生机,廖城村成为全国传统古村落村。
一条条景观公路助力廖城村的古城墙、古城堡、古城景。交通的便利,从而带动该镇产业发展,目前拥有茶叶1000亩、烟叶7500亩。
其次桑植县借助张家界旅游辐射,打通了与张家界核心景区连接景观线路,“十三五”以来新建成张桑高速、张桑东、西互通连接线,双门岛大桥、刘洪公路、官瑞公路、利九公路、九苦公路等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了人在景中,路在山水间的景观建设。在实施全域旅游的总体目标下,积极规划建设元帅故里红色游、溇水风光平湖游、原始森林生态游、民族风情休闲游、九天奇洞探险游。
原生态休闲乡村游、红色体验游、文化生态游、民俗寄情游,桑植乡村的绿水青山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近三年,该县年均接待各类游客达7250万人次、过夜游客3450万人次,分别增长18%和21%,实现旅游总收入620亿元,增长21%。
河口乡沙洲村挂壁公路。
立足绿色发展打造幸福交通
“方便老百姓出行,及时输送农产品,土地资源利用升值”,该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林辉对交通扶贫进行深刻的总结。
该县交通运输局改变工作思路,提出了“全民参与,成果分享”的“交通扶贫”理念,从三个方面打造幸福交通、质量交通。
该县交通运输局按照124个贫困村的乡镇分布情况,把124个村分成4个片,设立4个质量交通组,每个组8个人对每一条公路进行过程进度督查,每条公路建成验收后,质量交通组的8个人被列为功臣,增强了交通运输局质量督查人员的荣誉感和幸福感。群众交通。交通建设,主要是道路修建占田占地的补偿难。该县交通扶贫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少,要用有限的资金修更多更长的路,就要节约。
针对资金少的情况,该县交通运输局提出了“土地纠纷乡镇解决,不予补偿”的原则,充分发动乡镇和村支两委的工作积极性,交通建设由交通主动改为群众主动,一下扭转了交通建设的被动局面,交通建设成为群众自己的事。
路修通了,群众的幸福感增强了。属地交通。该县交通运输局创新思路,提出了“国路县管,村路乡管”的办法,按路的属性,纳入国家养护计划的,由公路养护中心负责,进行日常维护,没有纳入养护规划的村组道路,由乡镇按属地管理,由乡镇维护,县里给予适当支持。
“路成网、乡村畅,交通扶贫传佳话。”如今,该县的乡村主干道、产业道一路延伸开来,交通扶贫铺就了一幅幅如画的脱贫之路。(文/桑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