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这是慈利县32928名贫困群众的殷切盼望,更是万千慈利扶贫人的崇高使命。
2017年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后,慈利县共有贫困村13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294户86838人。截至2017年底,已退出61个村、脱贫14255户53910人,仍有73个村、10039户32928人尚未脱贫退出。
如何为这些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貌?
慈利用2年的时间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慈利模式”,交出了一份答卷——
以搬迁为核心,上下联动全面推进
慈利县构筑了政府统一调度、部门齐抓共管、责任人包抓到位的责任体系和项目建设“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40多名县级领导包村联项目,乡镇和村(居)书记全面动员,将政策逐一落细、落小、落实,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格局。
“易地扶贫搬迁搬的是贫困户,必须守住对象精准的界线,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公认”,这是慈利县决策者的共识。按照“户申请、群评议、村初审、镇审核、县审定”的工作程序,确保对象精准、政策平衡、应搬尽搬。同时,把政策标准变成图纸,把图纸变成实体房,让贫困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做到政策到户、协议到手、建房到点、配套到位,变“要我搬”为“我要搬”,让贫困群众真正成为搬迁主体。
目前,慈利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6年,省定任务1560人,实际实施3425人,超出省定计划1865人。
2017年,省定任务5756人,实际实施7218人,超出省定计划1462人。
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搬迁任务10643人,全部搬迁入住。
2018年,集中安置点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9月底全面完成安置房主体施工、完成“交钥匙”工程,11月底全面完成竣工验收并组织搬迁入住。
以实效为对标,精准压责强化担当
慈利县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五大工作机制”,即:“目标责任单独考核一票否决机制”、“重大问题联席会议机制”、“进度通报督办机制”、“督察问责机制”和“后进乡镇工作约谈机制”。确保每个搬迁户都有“包保”责任人,包进度、包质量、包入住、包脱贫、一包到底,搬迁户不脱贫,责任人不脱钩,不脱贫就问责。
整合资金投入,除上级下达的项目资金外,由县经投公司向农发行融资贷款,整合住建等部门资金打捆投入安置点建设,帮助搬迁户算好住房建设成本账,解决好搬迁户自筹资金问题,积极筹集配套资金投入建设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安置点建设。
严格建设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对工程建设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监管。县财政、发改、国土等部门针对项目报批、用地管理、招标采购管理、施工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等,建立了一整套监管制度体系。落实考评机制,建立“六率”考评排序制度,定期对各乡镇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依据搬迁安置率、建房开工率、动迁入住率、资金到位率、资料归档率、产业配套率进行综合排名,全力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精准性。
以脱贫为宗旨,科学施策合力攻坚
搬迁是手段,就业是核心,脱贫才是目的。慈利县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能接地气”的原则,将集中安置点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建设、全域旅游结合起来,同时充分考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等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每个集中安置点有配套产业脱贫门路、增收渠道,增强搬迁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彻底拔掉“穷根”。
东岳观镇形成以北平集中安置点为中心的发展集群,带动周边广东、新华、东市等十多个村的经济,直接辐射人口1.5万人。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每年种植传统特产“大蔸菜”500亩,优先解决搬迁人口100人的就业;依托乡村旅游资源,突出“农旅结合、产村相融”,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旅游产业”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
再看江垭镇佛塌坪村,该村依托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和其他景区,以易地搬迁点为核心,以旅游公路和通组公路为纽带,以观光农业、参与农业、旅游农业为支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富民新村。
2016年,夏平恒和同组5户贫困户一起住进了江垭镇佛塌坪村的集中安置点。
“这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啊!以前住在偏远的地方,出行不便,用水困难,脱贫更难。”夏平恒勤劳肯干从不向命运低头,不仅种植药材“七月一枝花”,还养殖土蜂10余桶,同时,办起了家庭式葛粉加工作坊,年收入达到8万多元,真正实现“有房住、能致富、留得住”。
目前,全县以乡村旅游服务、农村商贸、农业产业开发为主的集中安置点有40个。按照“主导产业+一户一策”的模式,依托“富硒”农产品、柑橘、红薯粉、水果、禽畜养殖等特色产业,确保每户至少落实一个产业规划。
向珊珊 钱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