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专题

>

正文
真情扶贫暖山村
发布时间:2015-03-04 10:23:09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徐信   
0

张家界日报3月4日讯(通讯员 徐信)今年1月25日,慈利县交通局建设扶贫工作组撤离白马村时,全村群众都来送行,有拿鸡蛋的,有提小菜的,有带自家特产的……白马村78岁的老支部书记肖春初指着新修的水泥路,流着眼泪动情地说:“这是一条天路,靠我们自己,就是花三辈子也修不起这条路,没想到共产党的干部干成了。”


南山坪乡白马村是慈利县交通局2013—2014年建设扶贫点。该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有“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之称。2012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仅1980元,是该县有名的贫困村。县交通局局长朱经伟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的工作理念,把白马村当作自己的家,把白马村的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倾注满腔热血,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基本解决了白马村“行路难、饮水难、脱贫难”问题。


抓队伍,强组织


白马村有108户425人,6个村民小组,党员18名。2013年工作组进村时,村里欠外债16万余元,村支“两委”班子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面对这种现状,朱经伟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入手,着力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三次进入该村,走访70%的农户,全面了解情况,找准问题症结。为做好村支部书记思想工作,朱经伟到他家里去了三次,并住了一个晚上,与书记交心沟通,为他打气鼓劲。支部书记母亲摔倒后卧床不起,朱经伟专程上门看望,嘘寒问暖。朱经伟的诚心诚意,终于让村支部书记放下了思想包袱,愿意继续挑起支部书记的担子,并表示一定配合交通局把村里工作做好。朱经伟与工作组召开全体党员会议,进一步统一了全村党员的思想认识,确定了两年建设扶贫目标任务,突出村级组织建设,注重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把2名有文化、肯干事的年轻人选配进入村“两委”班子,配齐配强了村班子。两年时间里,他协助和督促村党支部扎实开展党员教育,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及时充实班子力量,共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活动8次,发展党员2名,培养后备村干部3名,为顺利开展建设扶贫工作、促进该村及早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抓建设,促发展


2013年队员入村时,白马村不仅经济发展滞后,而且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老百姓出行只能靠步行,货物进出只能肩挑背负,喝的是泥巴水,村里无学校、无村部、无卫生室。


为改变白马村贫穷落后的现状,朱经伟想了三个办法。首先,他把全体班子成员带到白马村,多次召开现场会,消除了大家心里顾虑,统一了思想认识,坚定搞好扶贫的信心。其次,多方化缘,争取支持。他多次到省交通运输厅汇报,2013年省厅专门给慈利县安排了400万元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县直相关单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他利用争取来的资金,为白马村修通了长7.5公里水泥路,建起了3个人畜饮水池,解决了全村人的出行难问题,让300余人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同时还解决了近5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村部因年久失修,已成一片废墟,多年来,村干部连开会的地方都没有。进村后,朱经伟从单位工作经费中挤,到相关部门讨,投入12万元,发动村里群众投工,建起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没有办公用具,他又把局会议室的桌椅送给了村里。第三,积极鼓励支持发展农村产业,做好“山”字文章。结合村里资源特色和有利条件,引导白马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鼓励、帮助村民种植中药材、名贵苗木,目前全村共有种植专业户15户,尾参种植面积达120余亩,开辟建成了百亩蔬菜基地;培植养殖石蛙大户1户,年产值达40余万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两年的建设扶贫,2014年白马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0元,比建设扶贫之初人均净增1000元左右。


抓帮扶,助民生


白马村修筑水泥路时,朱经伟冒着40℃以上酷暑,亲自督战,调度工程进度,实地查看工程质量,严把工程质量关。他和村干部一道,翻山越岭寻找水源,钻过刺蓬,趟过险坝,爬过高山。白马村三组残疾妇女朱良碧的丈夫早逝,一个人带着10岁的女儿生活,住在村小的一间破房子里,家庭十分困难。2013年单位组织到建设扶贫村结对帮扶时,他主动提出联系结对朱良碧家庭。两年来,全局13名党员结成13个帮扶对子,每年每户送现金不低于1000元,把种子、农药、化肥、大米、衣服、棉絮直接送到了困难群众手中。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