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专题

>

正文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在工作指导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5-01-19 16:53:16  来源:华声在线张家界站  作者:向师见   
0

写这篇文章缘于当前“文山会海”的有感而发,作为一个积重难返的老问题破解之道已没多少新意本不想触及,因为从根源上这涉及到国家的行政体制问题,但随着近几年一些大机关某些职能部门一年500多份文件的出现,以会议代替会议、以文件代替工作,站在哲学的角度分析,“文山会海”的实质是一个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工作指导上的运用问题。对此引发了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再次思考。


一、矛盾的普遍性即事物的共性,共性的问题普遍指导,特殊的问题个别指导,普遍指导为主个别指导为辅。


实践反复证明,懂理论是一回事,用理论是另一回事。如何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上用好“面上指导”与“个别指导”,始终是部分领导机关需长期思考并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普遍与特殊的相互关系。普遍存在,是指众多个别存在共性状态的抽象,普遍寓含于特殊,特殊丰富且包含着普遍,在同一性的环境中两者相互转化。作为上级机关只有当辖区内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某一共性现象或状态后为达集中纠正之目的对下行文,此种行政才是普遍指导或宏观指导。该方法也符合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的领导哲学。而矛盾的特殊性则说明不同地区不同情况或同一情况不同的表现形式。矛盾的多样性特点一方面要求上级领导机关对下指导时,必须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要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是普遍性问题还是局部性问题?如果形成了“面”或可能有形成“面”的趋势,那么这个“面”就是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或重要矛盾,毋庸置疑应立即行文。反之,如果问题的存在还只是一个特殊的“点”或这个“点”的特殊表现形式,就无须面上行文干扰基层。矛盾的特殊性还要求,普遍指导不能太过具体:即使文件中指出的问题客观存在,但地区不同、程度不同诱因也不尽相同。部分问题对行文单位来说很重要,但对下级单位而言不一定是当前主要矛盾,相对应的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时限或效果上不能统得过死、过细,防止指导成了指示造成越位错位。总之对下行文要慎之又慎,“一人生病大家吃药”、以一概全、断章取义都是“个别问题普遍指导”的形而上学做法。文件下的越多,说明这个问题越没搞明白。


(二)要处理好对下指导的“宽度”与“深度”。 节奏决定强度,单位时间内行文越多,对下级单位来说承受能力要求就越高。前面提到的“文山会海”客观地印证了这对逻辑关系。从实践上说,矛盾的表现形式规定了矛盾解决的基本方向。如何解决两个“度”的问题,就是要在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上下功夫。政出多门的实质是“散”,逆向分析应在两个“统”字上作文章:一是统一行文(开会)数量;二是统一行文“出口”。省级也好、市级也好,从年初开始,就应把这个基本的数字(如5--7)强制性的确定下来(部队的某些单位已经执行,尤其是军级以上单位有严格的规定),“5”或“7”是指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总体稳定容易确定,横杠部分为临时性、突发性工作,也是机动指标。不到万不得已不得突破,确有超出部分要由主要领导把关审批。值得注意的是:对行文数量的限制要呈三角形态势,越是高级(如省)机关越要精、越要少。省级以上领导机关专项行动要尽量少搞,权力越大、影响越宽,一哄而上只会一哄而散。所谓统一“出口”:是指将文件的出口集中到某一部门。如一个处级单位规定就一个“出口”,所有出门的文件必须造册登记、编号统一发行。


二、认识问题的关键是认识事物的特殊性,运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共性指导个性、普遍指导特殊、一般指导个别。


鉴别事物异同的根本方法是看事物的特殊性。前面阐述的是上级如何指导下级,就下级单位而言,就是要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一哲学基本观点运用于落实工作,使其在实践的平台上真正实现主、客观的统一。


(一)用上级的思路认识本级问题。这是普遍认识特殊、一般认识个别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权力和真理是两回事,权力大未必一定正确。但多数情况下,上级文件指出的问题是普遍的、深刻的。相对上级指出的问题而言,本级的问题是个性的。犹如湖南省这个名称,省是共性的,湖南是个性的。只有认识特殊性,才能认识事物本身。如何认识?就是要用共性思考个性,全局思考局部。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哲学上理解就是只有将局部的问题放在全局中比较衡量,局部的地位、作用才能得以凸显。


以“综治维稳”工作为例,上级要求近段时期重点抓好信访、打击、防范等工作。站在局部思考,这是一个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不用下文照样要抓好。但存在会有它的合理性。站在上级角度分析,也许有它特殊的背景:也许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在该问题出了大事,中央高度关注。行文的目的就是要避免各单位在同样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一旦局部上的特殊性转化为全局上的普遍性,社会就会动荡就会失控。实践反复证明一句古训:谋一域必须谋全局。以此为指导反思身后的责任田,类似的问题有没有?在哪里、什么程度?全局中所占比重、当前态势等等,从而增强抓好文件落实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反之,若本地区该问题不存在或特征不明显,则无需照抄照传用上级的方法对待下级。


(二)用上级的思路指导本级思路的确立


思路决定出路是不少领导机关多年行政的深切体会,但“说”与“做”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问题,如何有机结合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或一个机关团体能力水平高低的关键。获取的渠道有哪些:一是上级文件和上级领导的指示;二是本级问题的思考。上级文件的基本框架折射出上级领导机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而方向性、普遍性、规律性、全局性又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作为下级单位就是要用上级文件全局中的共性或一般原则为指导,寻求局部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例,上级在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要突出抓好重特大道路交通亡人事故的预防。很显然上级的思路是抓重点。从全局上分析,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车辆主要有两类:一是客运车辆;二是校车。但各地区的情况并非普遍如此。随着近几年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不断深入,百姓出行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不论大路还小路都到了家门口,但在这惠民工程的背后,同时也隐藏着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就是乡道、村道上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客运车辆。在此情况下,非客运车辆非法载客应运而生。百姓出行与险恶的道路通行环境之间,简陋的交通工具与脆弱的社会风险承担能力之间仍然还是两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该问题一旦出事必然群死群伤,其危害程度和影响程度要远远大于前两类车辆。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对于贫困山区县城来讲,处理该类问题就要牢固树立将三者捆在一起抓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推开农村公交,以金杯车或面的车代替中巴车,用客运车辆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农村公交,这就是思路。


(三)用共性指导个性使抽象变具体


把个别抽象成一般,再用一般来指导个别,是实践中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两个过程。前者是将专业知识和具体经验上升为一般,使其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高的抽象性。后者是用被抽象的理论指导具体实践,使其具有操作性。两者相比较,前者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会干具体事的人多如牛毛,但善于总结、将个别上升为一般、特殊上升为普遍、个性抽象为共性的人却凤毛鳞角。领导与领导之间层次的差别也就在于此。认识个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借助这些被抽象的理论进行普遍指导。


比如在分析错综复杂的某一社会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普遍性问题要在领导决策上找问题,反复出现的问题要在规律上找问题”这一共性理论,达到深刻认识问题的内在原因;在对下属单位的综合考评中,借助“横向看差距、纵向看进步幅度”,就会防止部分单位输在起跑线上;领导活动中,以“把握方向、提供动力、控制节奏、确保稳定”为指导,每一次决策与用人或许更加慎重和英明;在指挥与控制上,用“过程抓阶段,阶段抓环节、环节抓重点”的思路行政,工作或许更有逻辑性和针对性;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借助“两点论”,工作会更呈系统性、方向性。


三、用“本地猫”捉“本地鼠”,紧紧依靠下级单位解决自身问题是上级指导下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该观点的实质是:用适合本地区的办法解决本地区改革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就是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外因上上级要充分尊重下级的主体地位。纵向上由高到低的层级式管理模式决定了从中央到地方各权力机构的相对独立性;特殊矛盾的特殊背景及特殊表现形式,也说明了不同矛盾因其属性不同而呈现其相对的独立性。两种特性融合在一起赋予了每一个权力机构具体行政中理应受到的尊重--主体地位,这就是行政上的不可替代性。尊重不是一句空话,对下指导中应着重体现在相信和依靠两个方面:相信一级具备管好一级的能力,相信一级具备对一级负责的素质。依靠,就是要紧紧依靠各单位立足自身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从幼儿园就开始明白的道理在成人与成人之间、权力机构与权力机构之间理应得到更通俗的理解和更自觉的贯彻。尊重和相信只有真正形成了一种执政理念,“本地猫”的外部环境才能有效建立,捉住“本地鼠”才是顺理成章之事。


(二)内因上下级要考虑问题全局化,处理问题“本土化”


农村流传一句话:“船上的人不得力,岸上的人撑断腰”,这句谚语形象生动的诠释了“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这个哲学基本观点。延伸到实践中理解,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的是本级,二是本级能力的高低决定了问题解决好坏的程度。面对上级文件或领导指示,如何做到对上与对下一致。基本要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基本方法:把普遍(一般)原则与本地区实际相结合,用适合本地区的办法解决本地区的问题。借鉴上级的原则越普遍,认识问题的高度越深刻;结合的程度越紧密,方法的针对性越强、操作性也越强。要客观分析文件中的微观指导,清醒判断文件中一刀切、一锅煮倾向,要学会始终坚持用群众的观点、长远的观点识别方法上的对与错。要穷尽一切办法尽量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存在,用实际行动将实事求是进行到底。


作者系桑植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向师见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