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奎 通讯员 王姣
“着力打造以张家界等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9月5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将对标世界一流标准,挖掘和展示湖湘独特文旅之美,打造五张湖南名片,引领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全面发展、升级发展,叫响湖南旅游品牌,让湖南旅游风靡全国、走向世界。
省委省政府把张家界放在“五张湖南名片”之首,更是将湖南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交由张家界承办。这是对“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首肯,也是全市旅游发展的新起点。
从远在深闺人未识的“林场”,到名扬天下知的“国际张”,张家界创造了旅游发展的“张家界速度”,贡献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树立了内陆偏远地区开拓现代旅游的“参考典范”。如今,张家界旅游发展再次阔步向前。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张家界市委书记刘革安表示,作为湖南开放的窗口、旅游的龙头和享誉全球的名片,张家界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抢抓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扎实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家界峰林奇观。 孙宏伟 摄
傲立船头——
在世界格局之中,谋划旅游发展
“地上最高绝景张家界”,2019年10月,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到访张家界,题下九个大字,并着重打了三个感叹号。这是对张家界美景的惊叹,也是张家界旅游迈向世界的最佳注解。
30多年来,张家界始终把旅游作为主业,在时代浪潮和世界格局中不遗余力,深耕旅游。因为“做到极致”,也因为“眼界开阔”,张家界在旅游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稳稳扛起湖南旅游龙头的大旗。
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张家界旅游一次又一次“提质升级”,从旅游景区到旅游产品,从旅游线路到旅游消费,得以多维度拓展、全方位覆盖,形成丰富多样的自然遗产观光游、民族风情文化休闲游、体验探险游、科研科普游等旅游产品大格局。
数据显示,张家界入境旅游客源地已达133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入境旅客量在中部六省非省会空港口岸中排名第一,2019年超过80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到张家界旅游。今年2月,张家界登上海外文旅影响力最高的10大城市榜单,成为湖南唯一上榜城市。
迈向世界、以“龙头”为己任的张家界,将“张家界旅游”品牌作为要素,牵头做大三湘四水的旅游蛋糕,着力发挥旅游市场的聚合效应,推出张家界+长沙、张家界+韶山、张家界+凤凰等系列与张家界旅游市场深度绑定的湖南旅游产品,引来市场热捧。
“把张家界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去年4月初,一场高规格的旅游推进大会,为这座城市在“十四五”期间的旅游发展锚定方向,也为省委省政府“叫响湖南旅游品牌,让湖南旅游风靡全国、走向世界”的旅游发展战略打好前站。
对标世界,张家界提出六个“一流”——
构筑一流的产业布局,打造一流的产品体系,创新一流的旅游营销,提供一流的公共服务,建设一流的精品旅游城市,建设一流的旅游融合新业态。
因旅游而生的张家界,经30多年风雨变迁,几度精准导航,由旅游兴市走向旅游大市、旅游强市。顺应时代之潮,提出打造“世界一流”,则是张家界作答时代问卷、向长远发展吹响的冲锋号。
“作为首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地,张家界坚决通过‘立标打样’引领旅游产业全面发展、整体提升。”张家界市委书记刘革安表示,全市上下将以此推动张家界建设成为生态美好、风格独特、品质卓越、文明和谐、游客向往,享有全球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张家界悬崖花开1号营地,体验越野赛车的乐趣。 杨旭东 摄
破冰前行——
在大风大浪之中,闯出“张家界经验”
8月17日,由张家界牵头达成的“桑植共识”,围绕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将湘鄂渝黔4省市、17个市州、76个县市区紧紧拥抱在一起。未来,各地将从赓续红色血脉、加强旅游协作、聚力老区振兴、彰显政协担当,深入开展系列合作,为全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这是张家界旅游力争破圈的又一次全新尝试。
旅游立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张家界屡次先行先试,为全省、全国旅游发展,乃至世界旅游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案例——
获评“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两区获评全国“两山”试点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两山”理念生动的“实践地”;
率先在全国推出“1+4+N”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旅游景区门票发票“一票制”、全域旅游“公对公”结算、导游归社等改革;
率先在全省推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试点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率达50%,排全国之最;
获批全国首批4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用多个全国“第一个”建立起旅游行业的标准;
在全国实现首次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规范旅游文明行为立法;
积极探索旅游扶贫“四条路径”和“十种模式”,成为全国旅游精准扶贫的“张家界样本”……
一块块“试验田”,一个个“示范区”,拼凑起张家界旅游实践的“行动图”,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发展提供了“参考书”。
疫情的冲击,是转折点,也是新起点。怀着“破局”的决心和“突围”的勇气,张家界一如既往地敢闯敢试,毫不迟疑的踏上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的探索之路。通过开拓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形式,沉下心花大力气写好旅游融合大文章,全力开辟旅游发展“新赛道”。
七星山、大庸古城、七十二奇楼、悬崖花开、九歌山鬼等极具市场号召力的旅游项目,陆续建成面客;网游张家界、《你莫走》、心湖等创新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游客买商品30日内无理由退货,游客购物时间累计不得超过4小时”的规定,闯出旅游立法的一条新路……
无品牌不发展,是张家界旅游成功的秘诀。后疫情时代,“国际张”再次积聚品牌力量,蓄势一飞冲天。
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吉祥物“山娃娃鲵宝宝”组合一经发布,引来旅游市场热议;仙境张家界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百老汇大屏,让世界看见张家界;CGTN全球直播推介张家界,吸引百万国内外网友“云聚”张家界。
不甘“受困”的张家界,以“独一份”的自然禀赋、“独一份”的民族风情、“独一份”的人文历史,先后打造一批景区品牌、旅游商品品牌、民宿品牌、活动品牌,叩开了“做大”张家界品牌的大门,也逐渐摸索出突破“疫情困境”的可循之法。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蹦极。 鄢渊 摄
蓄力发展——
在旅游复苏之中,不断提质升级
2021年7月,张家界所有景区关停。
疫情,让张家界旅游跌入谷底——退订旅行团队1.47万个20.7万人,退返团费2.2亿元,90%以上的旅游市场主体举步维艰。
张家界以一地一域的牺牲守护全国全省防疫大局,展现了“小城大爱”和“国际张”的格局与担当。
是挫折,同样也是机遇。张家界旅游行业利用难得的休整期厉兵秣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对标国际旅游强市,一条条全新精品线路陆续推出,一个个全新旅游产品研发面世……
“游客不能来,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休息了。用好这个‘休整期’,以更好的产品,随时做好迎客的准备。”当游客再次来到张家界大峡谷景区,惊讶的发现除了“网红”玻璃桥,飞拉达、垂直电梯、高空滑索、高空蹦极、攀岩等项目都让人跃跃欲试。这些“多出来”的项目,大都是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在“冰封期”开发建设的。
与此相对应,今年1月,张家界七星山索道试营业,被称为“湖南最难登的山”解开神秘面纱;3月,武陵源区全球首条12生肖观光电车正式启航;4月,《红色桑植》正式首演;5月,张家界冰雪世界滑板公园已见雏形;8月,张家界九歌山鬼夜游景区正式纳客……
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也得以迅速提升——
全面开展“铁腕治旅”,关停17处旅行社服务网点,向10家旅行社下达《旅游市场失信惩戒告知书》;全面推行旅游接待使用电子合同、电子行程单,杜绝随意更改行程等现象发生;举办旅游从业人员网络创业(直播带景)培训班、湖南省旅游饭店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等,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能;推出《张家界市旅游市场秩序管理规定》,彻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今年3月,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落户张家界后,全市上下激情澎湃。于是,围绕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立标打样”“办会兴城”的目标,张家界大力实施项目攻坚、风貌提质、旅游复苏、招商引资、文明创建、安全防护六大行动,全方位掀起旅游发展的新高潮。
《魅力湘西》演出现场。 向韬 摄
与此同时,从五一假期的“张家界四大景区免票11天”,到“张家界暑期旅游优惠政策”、首届湖南旅发大会吉祥物发布;从黄石寨高空扁带赛,到天门山“云纵天梯”跑酷大赛;从张家界顶踏歌行,到山间亲子艺术节;从“‘国际张’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到“驻华外交官‘种草’奇美山水”……张家界举办近30个“旅游+”、“+旅游”活动,并通过门票优惠活动,不断吸引省内外、甚至国际友人的目光。
粮草备足,东风一来,便是满目繁花。进入暑期,武陵源景区单日旅游接待接近4万人;《魅力湘西》复演首场便有超过2000游客观看,很快便恢复至每日4场;从高端民宿到普通酒店,高峰时期一房难求……
因旅游立市,因旅游兴市。
一路铿锵走来的张家界旅游,有着坚定的目标——
力争到2025年,张家界建成千亿旅游主导产业,基本建成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武陵源、天门山跻身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4个区县旅游年总收入全部实现过100亿元,建成一批旅游总收入过10亿元的文旅小镇和过亿元的旅游名村。
一审:田锐 二审:宁奎 三审:廖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