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官智慧 梅志刚
金秋时节,三千奇峰、秀水八百喜迎丰收。
于此,张家界的各族干部群众情同手足、亲如一家,沐浴在党的民族政策阳光雨露中,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共同浇灌出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
近年来,张家界市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力加强民族工作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全市形成了政治持续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安定、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土家族人闹元宵。 覃文乐 摄
民族之花处处绽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根基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且各民族融洽相处的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也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核心区。
由绿色、红色“打底”的张家界,同样也有色彩斑斓的民族色。
“全市有12个民族乡,其中土家族乡7个,白族乡5个。”张家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磊介绍,张家界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 75.28%,桑植县、永定区、武陵源区比照享受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待遇,慈利县享受省定少数民族过半县待遇,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类818项。
远观这一抹抹五彩斑斓的民族色,绝美壮观,也正是一抹抹五彩斑斓的色彩,令张家界这方山水的百姓更从容,社会发展更快速。
土家族茅古斯表演。 向 韬 摄
自1988年建市以来,张家界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政治任务和全市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追求来抓,在财政、交通、教育、卫生、金融、税收、农业、民政等方面比照民族自治地方享受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初秋时节,走进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100%还原了云南大理白族的牌楼和照壁壮观且威严,村里的居民楼统一“穿衣戴帽”了——一幅幅山水画,一个个传统文化,在民居楼的外墙格外显眼。
“我们的白族来自大理,这里的白族文化依然魅力十足。”该村党支部书记钟白玉说,村里98%以上的村民为白族,加之与云南大理周城村建成“姊妹村”,纯正的白族文化在这里传承发展、创新夺目。
在张家界,同合群村一样的少数民族村不在少数,而与团结进步相匹之的荣誉也不胜枚举。目前,桑植县、永定区和慈利县已通过省民委验收创建成“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桑植县合群村村民学习扎染技术。 向 韬 摄
与此同时,张家界将民族团结宣传放在重中之重,相继诞生了不少颇有影响力的品牌:永定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融入“元宵灯会”“二月二”“六月六”等民俗文化活动;桑植县开展桑植民歌“五进一回”“三八”“五四”桑植民歌大合唱大比赛,桑龙两县共同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缘定七夕鹊桥会”活动;武陵源区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寻访、全国首家“学习强国”景区体验馆实地体验、志愿讲解等活动;慈利县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村史馆、书院、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等教育阵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于是,奇峰秀水间,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奠定了坚实活动支撑。同样,这些民族之花的绽放也犹如一个个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只为书写四个大字——“民族团结”。
加强顶层设计
劲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号角
一直以来,在多民族的共同奋进下,张家界市的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平安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然而,不甘落后、追求上进的张家界人在心底默默埋下了一粒更为坚实的种子。
张家界人决心要将埋在心底的种子变成参天大树。
“确保2023年通过国家民委验收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21年9月15日,张家界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面对创建任务,张家界市委书记刘革安信心满满。
会上,围绕创建目标,该市确定大力实施“7880”工程和四大创建步骤,明确工作“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实现创建目标,并明确规定从2021年10月起,全市进入全面创建阶段,并力争通过3年努力,确保2023年被验收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土家族六月六泼水龙。 向 韬 摄
紧接着,创建动作接踵而至,全市人民开展了一些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下发《张家界市深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张家界市2022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考核办法》等方案和意见,为创建工作提供“向导”。
开展“八进”(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进连队、进景区)活动,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力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典型,涌现出桑植县、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张家界天门山等一批批先进典型……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创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张家界市民宗局专门组织业务培训班,打造了一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队、播种机,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片、公益广告、微视频,营造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制定翔实的考评细则,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落细落实落深;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监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以科教文旅为抓手
做深做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咚咚咚咚……”上午10时许,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梭子丘村马合口学校广播里的曲子如约而至。操场上,500多名学生热情洋溢,正欢快地跳着白族仗鼓舞。
“这是学生的大课间活动,是白族仗鼓舞省级传承人钟必武悉心传教的白族文化。”校长甄海桥介绍,马合口学校重视民族文化传承,早在7年前就将白族杖鼓舞、土家摆手舞、九子鞭等民族特色舞蹈融入了大课间活动,深受师生们喜爱。
白族仗鼓舞进校园。 辜鹏博 摄
1988年,张家界因旅游立市,到目前,旅游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50%,旅游就业人数超过30万人。今年是张家界市及永定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区)关键之年,该市结合实际,以科教文旅为主抓手,将民族文化再次大力洒向三千奇峰和八百秀水之间。
如今,各学校、各景区景点俨然成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成为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形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7月,在2022年张家界市“助力旅发会”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助力旅发会”土家族“六月六”民俗文化节上,近万名土家儿女以别样的方式欢庆“六月六”。
“没想到通过这样一次活动,竟深入了解了不少土家族文化!”一名来自常德的市民刘雨雨如是感慨,她说,在这里,能感受乡野夏季,探寻土风巫韵,盼望风调雨顺,品尝舌尖美食,走玩特色集市,观赏非遗展演,“很喜欢这样的民俗活动!”
《魅力湘西》民俗表演。 向韬 摄
放眼全市,景区景点早已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从2019年起,张家界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旅游发展同部署、共推进,合理统筹,打造了一批景区创建示范点。
截至目前,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张家界大峡谷旅游区、张家界天门山旅游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下阶段,仍有一批先进即将涌现。
在做深做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张家界还以创建工作进景区机制、试点推进景区创建指标体系等抓手,以民族文化演艺展演、研发民族特色旅游产品等为实际,逐步建成一批“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社会受欢迎”的民族工作品牌,为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凝聚磅礴力量,有力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步伐。
一审:田锐 二审:宁奎 三审:廖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