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要闻

>

正文
徐年喜:为百姓唱戏的“守艺人”
发布时间:2021-11-02 14:55:39  来源: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作者:朱渊   
0

一到农闲时分,便有一支本土的戏剧团——龙潭河镇汉剧团,活跃在慈利农村。他们表演着传统汉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最“接地气”的文艺演出。

徐年喜是这支汉剧团的团长,今年已经59岁了,从他身上你可以看到对传统艺术的执着和丝毫不输年轻人的干劲。

初心·勤学苦练梨园学艺

龙潭河镇汉剧团是一支由当地党委政府指导、群众自发组织成立的戏剧团,他们表演的内容多为传统汉剧,还有一些歌舞和自编的小品。

整个剧团有20多人,以在农村流动表演为主,没有专职的化妆师、舞美,所有演员都是一专多能。每到一个地方大家一起搭建临时的舞台,摆设几样简单的道具,身着的戏服也不是特别精美,但是只要锣鼓一响,他们都会全身心地投入,精彩的表演博得群众的阵阵喝彩。



“在那一辈拜师学艺的人中,我年纪是最大的,也是师父最不看好的。”徐年喜14岁开始拜师学艺,因为启蒙较晚,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间,他便花多于别人几倍的时间去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的努力终有收获,多年的刻苦练习让徐年喜渐露头角。特别是他表演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无论表情、还是动作,都极为传神,剧团表演的《三打白骨精》等西游记剧目也是剧团最叫座的节目之一。

坚守·多方助力复兴剧团

上个世纪80年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龙潭河镇汉剧团成立,经常在各地巡回演出,在当地名噪一时。

后面因为时代的发展,娱乐方式多元化,传统戏曲日渐式微,和大多数传统戏剧院团一样,龙潭河镇汉剧团也面临经营困境,一度解散。

汉剧团解散后,勤劳肯干的徐年喜从事过多种职业,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汉剧,“胡琴一响,我就有上台表演的冲动。”



2016年6月25日,在慈利县委县政府、龙潭河镇党委政府等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徐年喜的不断努力下,龙潭河镇汉剧团再次正式成立,徐年喜任团长。

开弓没有回头箭,汉剧团再次成立之初,一无所有,徐年喜临危受命,迎难而上。

没有演员,他一一上门游说,一次不行两次,甚至多次,把80年代那批老演员再一个一个请了回来。

为了剧团的稳定和发展,他自己出钱提供剧团日常开销,自掏腰包加上多方筹措资金添置道具、音箱设备。针对雨天无法排练,他又拿出全部存款和加上贷款及向好友借款共30多万元,修建了350平方米的排练室。

训练中他也不怕吃苦,保持年轻时的冲劲。为了节目达到理想效果,反复排练、认真观摩,反复与演员沟通,一遍两遍,一天两天,甚至二十多天就为了一个节目。

凭着一股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徐年喜的带领下,剧团逐渐有了起色,他们以“接地气”的表演形式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他们还经常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也获得了各种荣誉。特别是2020年,徐年喜还荣获了“湖南省文化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传承·免费送戏培养接班人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龙潭河汉剧团已发展成为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表演团队。为进一步扩大汉剧团的影响,2016年以来,徐年喜还带领剧团每年免费送戏下乡80场以上,每场观众300至1000人,演出400多场次,惠及群众达15万人次以上。并编排《雁回归》《母恩重于山》《龙潭丝弦》《绣红旗》等节目,颂党恩、宣讲党史,宣传国家政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同时徐年喜还不忘回报社会,带领汉剧剧团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共资助了5名贫困、留守儿童,8名贫困户资金达3万多元;

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送去春节物资,送去精彩演出;

当疫情来临,投入抗疫第一线,就近参加铁树潭居委会、竹峪村、江星村、龙潭河社区等卡点执勤及核酸检测维护秩序等工作;

……

随着汉剧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少家长都把自己孩子送来学习。五年来,徐年喜一直利用周末、节假日免费教授学生汉剧。“看到他们学到东西,我是打心底高兴。他们学到了本领,汉剧也得到了传承。”


    


演员一茬换一茬,观众一代接一代,在徐年喜的带领下,龙潭河镇汉剧团扎根在慈利农村,把汉剧文化根植在百姓心中,让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潭河镇更添文化艺术光彩。(作者:朱渊)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