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朝信:坚守大山,是我不悔的选择!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天子山镇中心学校校长熊朝信
熊朝信亲手为球场写字刷漆
熊朝信和部分教师合影
校园里,桂花树一茬茬长出新芽,孩子们一批批走出大山,可是他却依然坚守在大山深处。
从20岁参加工作算起,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33个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他用执著地追求诠释了农村边远山区教师的清苦平淡;他尽忠职守、痴情守望大山深处,让山里娃飞出大山追逐梦想……如今已53岁的他淡然地说:“对自己年轻时候选择当教师不后悔,如果可能,我想再干20年。”
他就是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天子山镇中心学校校长熊朝信。
坚守大山 他无怨无悔
海拔千米的天子峰下,是天子山镇中心学校的位置,也是熊朝信坚守33年的位置。这里的人们要走出去很难,读书是山里孩子走出大山的一条路。从民办老师到正式老师,如今是校长,学生们走了一批又一批,他还在。因为他深信,他的坚持能照亮更多孩子上学的路。
这所有着悠久办校历史的学校,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一所村级小学,后升级为九年制学校。2010年,因教育资源调整,初中部被合并至区二中,现为一所六年制寄宿制中心小学。附近5个村(居)的学生在此就读,现有200多名学生(含幼儿园),23名教职工。
“贫穷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曾经是这个深山小镇的“标签”。当地中青年为改变命运,纷纷外出打工,撇下老人和孩子们留守在镇上、村里。连接外界的就是三条蜿蜒曲折的公路,一条通往市区,七十多公里;一条通往桑植县,六十公里;一条通往武陵源,公路在山间蜿蜒爬行30公里,再下一座大山,再走30公里曲折的公路方到武陵源。
如今,当你走进学校, “小青瓦,坡屋面,浅灰墙,转角楼,外挑檐”的土家族传统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格外亮眼;校园内樟树滴翠,绿树成荫,长廊如画,充满了人文气息,渗透着文化底蕴;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嬉戏,笑脸如花。学校虽小,却显得十分精致,格外亮眼,已经成为当地一道分外美丽的风景线。
熊朝信是土生土长的天子山人,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同他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大都远走高飞,他却依然选择坚守。“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锻炼人,越需要人。坚守大山,是我不悔的选择!”伴随他日复一日的,只有留守在学校里孩子们的笑声、朗朗书声、山风拂过的声音、河水的流淌声……
甘为人梯 他躬身拉犁
2005年8月,熊朝信初任校长。当年秋季开学,因初三升学遭遇“滑铁卢”,学校招生工作跌入低谷,学生纷纷选择转学,那一期,转往邻校的学生达56人之多,看到这种情形,他的亲朋好友都劝他不要捡这个烂摊子,可他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山里人特有的“野性”激发了他“谁英雄谁好汉,摆出擂台比比看”的壮志,他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为保障生源,尽快扭转学校面临的困境,他不畏辛苦,手握一瓶矿泉水,肩挎几包方便面,领着教师翻山越岭、串村走户进行劝学,凭着一腔坦诚,硬是将当年学生的转学率降到了最低。
熊朝信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和不断刷新的教育业绩,使他在快速发展的武陵源教育上一路阳光。在教学管理上,他量体裁衣,革新教师激励机制,严格按照政策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打破以往教师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令老师们拍手叫好。
2005年,他新任校长时,面对从一线教师提拔上来同样没有太多管理经验的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他果断革除传统教育校长权力垄断的陋习,明确分工,大胆放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逼”着他们转换角色。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两位主任很快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能手,为天子山教育迅速脱离低谷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教师的培育方面,他从不吝啬,舍得花钱。只要省、市有培训任务,他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努力为教师实现自己的梦想蓄积能量。在学校,他极力历练教师内功,从课件制作、粉笔字书写、才艺展示和课堂教学展示等方面全面培养教师,引领教师向内涵发展。一流的校长培养一流的教师。2010年9月,全区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受表彰的30名教师中有12位同他一起走过。2012年武陵源区首届十大名优教师评选,学校向丽群老师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获此殊誉。
如今,经他培养的教师很多成了武陵源教育名师,有的转行进了政府单位,有的调进了教育局机关,有的成了校长,而他依然站在天子山中心学校这个渡口,甘于清贫,却一脸欣然。
靓化校园 他亲力亲为
“如果没有熊朝信,学校的环境变化绝对不会如此之快!”老师们坦言,校园环境的变化,最大的功臣应该是熊朝信,在校园环境的靓化改造中他更是亲力亲为。
熊廷胜老师在这个学校有着近30年的工作经历,对学校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学校的沧桑变化更是历历在目。“年久失修,电线老化,教室、食堂、宿舍都变成了危房;教室内裂缝累累,青苔斑驳,一到雨天,外面大雨室内下小雨,教室二楼走廊更是处处积水;木质门窗发霉腐烂,课桌椅缺胳膊少腿;而操场由于没有硬化,秋冬季大风扬起满天风沙,下雨天则是满地泥泞;连个像样的大门都没有……为此,孩子们没办法好好上课,教师们也常为之唉声叹气,很多老师要求调离学校。”
2011年以来,学校驶入提质改造靓化升级的快车道。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建成了教学楼、食堂综合楼、师生浴室、校门、塑胶跑道及硅PU球场、配备“班班通”并开通校园无线网络、修建教室办公室、建设校园文化墙、安装户外LED彩屏。2015年暑期,计划投资400万元的师生宿舍楼动工修建。现今学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各种功能室齐全。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完美的“华丽转身”实现了山村小学的悄然蜕变,已然跻身于武陵源区一流精品校园之列。
在校园改造靓化升级的过程中,倾注了熊朝信太多的心血。为了跑项目,他常常“纠缠”区里的职能单位,以至于各单位的领导看到他就“头疼”,更佩服他为学校建设奔波的韧劲;为了节约经费,他自己修改设计方案,常常和设计人员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保证质量,他亲自在工地上监工,以至于施工方负责人见到他就笑称“半个建筑专家”......
文化传承 他特色立校
熊朝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多种疾病,但在工作中他从不说苦,从没言累。他心中深藏着一个愿望,那就是在他任职期间,把学校办成教师工作开心、学生学习舒心、家长送子安心的“三心”乐园。
2012年,熊朝信顺应时代发展,率先在武陵源探索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以“穿民装”、“学民乐”、“唱民歌”、“跳民舞”为主线,大力传承土家民间传统文化。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还把手工刺绣、民族舞蹈等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科技制作等项目引进学校,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传承土家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熊朝信坚信,特色立校、传统兴校的思路是正确的,并将一如既往的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了孩子们艺术展现的舞台。演讲比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绘画摄影比赛、手工制作学生们踊跃参加,激情高涨;开放式图书阅览室全天候开放,鼓励学生在阅读经典课外读物中享受读书之乐,感受人生之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每个星期让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让学生主持晨会,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励大家奋发图强读好书。
“少年宫”则是学校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3年列入湖南省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修建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坚持公益性原则,利用课外活动和双休日免费为学员服务。2014年8月,刘双银、向丽群两位老师指导学改良排练的花灯戏《十唱校园新风尚》代表镇政府参加“欢乐潇湘·欢乐武陵源”群众文艺汇演及本土民歌总决赛,拿下了二等奖,实现了历史的突破。
回望十年来的校长历程,熊校长感慨万千。他说,他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他离不开这片土地,他希望自己像农曾伟的诗歌《山里人》一样,“山里人,站立是山,躺下是脉。活着,如山一般伟岸不屈;死了,也要成黄土一抔扑向钟爱的青山,供后起的山人世代耕耘。”
文/屈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