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下亲戚家做客,客人多,餐桌却只摆放四张。于是找一处较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等待吃饭。无意间,被旁边小方桌上龙应台的书——《孩子,你慢慢来》吸住视线,顺手取来阅读。
一少年走近我,站了一会儿,说:“阿姨读书好慢啊?我只用两个下午就读完了这本书。”
其实,何止是孩子,在这个速度为王的时代,我们都应该慢慢来。我们不应急于追求结果或是想象中的美好未来,生活的重心该转移到眼前那个叫“当下”的时刻。我愿意花三四天时间读一本只有一百三十多页的书,我知道,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细细品读书中的深意;关键不是读到了什么,而是读的过程中加入多少有价值的个性化思考。
作为意见领袖的龙应台,人们会记得她发出政治评论时理性的一面,可能会忽略她作为母亲的感性的一面。所以,《野火集》展示的只是龙应台的公众形象,《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才是本色家常的龙应台。不管她顶着多少社会授予和认可的头衔或光环,她最喜欢的称呼,肯定不是教授或部长,而是“妈妈”。做妈妈,是女人一生的事业。从华安和华飞(德文名为安德烈和菲利普)两个孩子身上,她充分享受了当母亲的快乐。不是所有母亲都能够像龙应台那样很好地把握和驾驭自己的角色,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对于人性、亲情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和解读。我愿意把她的三本书当做三部曲来看:《孩子,你慢慢来》——和他一起回到人之初;《亲爱的安德烈》——陪他长大教他做自己;《目送》——放开了手却放不下牵挂。
每个妈妈的心底都沉淀着一些零碎不成章的记忆,关于那个小人儿在这个世上的人之初。所以,这本饱含育儿艰辛和美好期待的妈妈的书,也是孩子成长中温馨温暖和温情的记录。这本书是最好的亲子读物,适合成长中的孩子和妈妈一起读。妈妈用朴实的语言诉说孩子的成长故事,怎样认识世界、认识性别、认识自己和四季。孩子回头再看身后的那一串串脚印时,也许会忍俊不禁,笑中有泪。孩子的好奇是妈妈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动力,妈妈是解说员,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来介绍大千世界。每个小故事的背后,都有妈妈的无限深意。有了孩子的妈妈懂得慢下来,和孩子一起,蹒跚前行,寻常的路因为慢下来而多了不寻常的景物。孩子帮助妈妈重回人之初,什么都是慢慢来,学会一个音节,认识一只小鸟,结交一个玩伴,还有放学路上的惊喜发现。时间变得很长,日子开始蓄满期待。妈妈陪着孩子用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来看世界,以守着一棵小树苗长成大树的耐心来教育护导孩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初。
喜欢“慢慢来”这三个字。如今,在我的周围多得是拔苗助长式的父母。他们压缩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用攀比的心态来规划孩子,剥夺孩子的童年,剥夺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思考的权利。只有不求快慢的妈妈,孩子才有可能慢慢地长成他自己希望的样子。不管这个世界如何追求速成,有个性的妈妈照旧可以打造自己的教育小宇宙。所以,《孩子,你慢慢来》与其说是对孩子的殷殷期待,不如说是对家长的谆谆教导。做妈妈的我们,扪心自问,愿意慢下来吗?让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少做几道习题,少上几个补习班。学习是终身的事,成长也是一辈子的事。我们需要耐心,要精雕细磨地造就一个人,给他提供各种生命的养料,而不是代替他成长或者灌输焦虑情绪干扰他的成长。慢慢来的孩子,脚踏实地,每一天都在靠近真实的自己。充分成长的个体方能成为快乐健康的人——这才是新时代应有的育人方向和目标。
人之初,其实就是单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