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广州市报告广东省今年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疫情比去年提早了两个月。截至4月12日,广东省今年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22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例,境外感染输入性病例21例。
相关疾控专家分析,今年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和降水的增加,全省各地的蚊媒密度将逐渐升高,再加上我国周边地区特别是邻近我省的东南亚地区的疫情严峻,使得本地疫情发生的风险将逐渐升高。
周边地区疫情可能成为导火线
近年来,原本只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南美洲等一带流行的登革热也悄悄潜入内地,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更成为威胁南沿海地区尤其广东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疫情。
今年以来,东南亚及南美巴西等国登革热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数据显示,马来西亚今年疫情较去年同期增加41%,巴西3月份报告病例较去年同期增多162%。由于地理上和东南沿海登革热高发的国家密切接壤且交往频繁,广东出现登革热疫情的风险一直存在。根据近期中国疾控中心的研判,东南亚国家今年登革热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加上本地蚊媒的存在,所以一旦有输入性病例来到广东,就会造成登革热在本地传播。
登革热治疗没有特效药
国家卫计委去年8月下发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指出,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可辨证使用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或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选择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益气固脱、醒脑开窍类制剂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来自登革热传统疫区的印尼专家治疗经验值得借鉴。根据印尼公共卫生专家的医学临床研究表明,在过去六年使用复方阿胶浆的过程中发现其对“登革热”有独特疗效,随后通过对收集的病例观察数据,逐步证实了“复方阿胶浆治疗登革热”的有效性。
印尼卫生部公共卫生专家JusufKristianto博士研究显示:复方阿胶浆可在短时间内提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并稳定患者的血细胞比容,有效防止患者出现休克或出血等引起危重的因素出现,从而大大减少危重病人数,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降低治疗的成本。
登革热可防可治不必过于恐慌
专家提醒,登革热可防可治,市民不用恐慌。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喜在居民家中花瓶、小鱼缸、托盘中的积水繁殖。清理蚊虫孳生地(积水),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措施。希望广大市民人人动手,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若出现突发高热、皮肤潮红,头、肌肉、骨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登革热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倾向和皮疹为其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全身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不同,一般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三型。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
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后会损伤血管,导致血液指标下降,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数量下降或贫血,进而破坏人体免疫力,使病人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症状,危重病人常因血小板过低导致内脏出血性或休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