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日报讯 (通讯员 屈泽清)天子山镇黄河村位于武陵源区西北部,总面积24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属典型的穷乡僻壤。截止2014年12月,黄河村共有人口380户、1388人,其中劳动力人口317人。由于受地理条件的制约,村民们祖祖辈辈只能靠耕种几亩田地的传统方式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黄河村的贫困状况,引起了武陵源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区委书记朱用文先后10多次带领相关部门到村调研解决实际问题;2013年3月份,以武陵源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国军任组长、教育局副局长李若祥任副组长的建设扶贫工作组进驻黄河村。在黄河村的建设扶贫工作上,工作组既花费了精力,也倾注了感情。姚国军组长十分关心黄河村建扶工作,鼓励、支持驻村组员放手大胆开展工作。工作组员一心扑在建扶工作上,每月驻村达到20天。两年来,工作组围绕“修路、通水、发家致富”这三个黄河村群众最为迫切的愿望,多方奔走,积极筹措资金落实项目,实现黄河村快速蜕变的梦想。
“白云深处”通大道
黄河村是典型的“穷山沟”。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这里山高、地广、地质差、坡陡、路窄 ,公路里程长,建设成本高,按高山公路硬化成本每公里30余万元计,仅村里规划硬化几公里道路,要几十、上百万元,钱从哪里来?
“再难,也要修好路,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区委书记朱用文在黄河村首次调研时掷地有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工作组和黄河村修通这条致富路的信心。
2013年,区交通局拨给黄河村专项资金近70万元,硬化道路2公里。2014年,区交通局又将黄河村2公里的道路硬化列入工程预算。2013年,区扶贫办拨付75万元,硬化道路2公里。公路局拨付30万元,硬化道路1公里。同时,争取社会支持。两年间,区教育局积极向社会争取资金,确保黄河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公路修建工程中,村民自发组建质量监督组,轮流跟班,全程监督公路整修路基、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同时,部分老党员、群众自发上路,为施工队送茶送水。在公路硬化期间,村民们纷纷为公路硬化“亮绿灯”,全村没有发生一起纠纷,确保了全村8.5公里的公路硬化顺利完成。
现在,一条条水泥路在山间崎岖蜿蜒,串联起一座座沉寂的大山和隐身于“白云深处”的一个个村民小组,村民不用再担心出行问题,土特产、农产品也能及时运往山外,寂寞的山村开始热闹了起来。
山泉汩汩入户来
向大妈二十多岁就嫁到黄河村红红星组,她回忆起近40年来家里喝水用水的历史,心里仍感到阵阵心酸。同向大妈一样,黄河村的村民吃尽了水的“苦头”。
过去,村民们把竹筒劈开,接成简易的“水简”从屋后大山的山沟里将山泉水引进家门口,但一路下来水漏掉不少,最后到水缸里也就所剩无几了。碰上干旱时节,村民们只能从河里挑水。后来,换上塑胶水管接水,时间长了水管容易生青苔、沉淀泥沙,遇上发大水的时候还特别浑浊,根本不能饮用, 那没水的日子,真不好过!
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高宏美介绍,不仅是红星组,黄河村其他10个村民小组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能喝上自来水是村民们几代人萦绕心头的愿望。
为了圆村民的“自来水梦”,自2013年3月,工作组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后,将解决全村11个居民小组的饮水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工作组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到区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为整个饮水工程出资40万。2014年6月开始动工,村民们为了尽早喝上自来水,纷纷投入到施工建设中,帮施工队挖水窖、开水沟、埋水管,工程进展迅速推进。截止当年年底,全村找到水源6处,建起6个大型水窖,铺设管道4万米,11个村民小组1300余人的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盼了几十年,终于盼到自来水进屋里哒!”黄河村的群众又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
大兴产业路宽广
两年中,工作组还投入100余万元对全村57户危房进行改造,给予危房户1至4万元不等的补助资金;投入120余万元用于改善公路沿线120户居民的庭院环境,为他们安装环保垃圾污水处理窖,庭院环境得到根本性改观;投入16.8万维修改造村级活动阵地;投入50万元修建2座桥梁;投入资金25万元,整修黄柏溪水渠1000米,建设滚水坝5个,惠及农田200亩;朱用文及工作组长姚国军带头各自联系1户困难户,实行长期帮扶,资助其子女入学。30多名机关党员和驻村第一书记对口扶持10户特困户。2013年为全村60岁以上200多名老人送上老人机。两年中,送去帮扶资金3.6万元。
工作组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结对帮扶投入的同时下,还加大了经济开发力度,积极引导村民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集体经济上大做文章。
依据黄河村毗邻风景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和较丰富的自然与人力资源,工作组积极鼓励村民发展种养业、旅游服务业以及劳务输出。2013年引导村民依托邻村向家台剁辣椒厂的优势,发展七星椒种植500多亩,100户400余人通过种植七星椒直接受益,农民通过种植辣椒可增收150万元。基地生产的天子山牌剁辣椒,除了供给张家界本地旅游市场外,还远销常德、长沙等省级销售市场,已经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先后组织全村劳动力外出务工500多人,从事旅游服务业的达200多人。
在天子山索道公司的帮助下,黄河村在天子山索道上站建起了34个摊棚,每年的租金收入可达近2万元,还带动了上百名群众从事旅游农产品销售。新发展老鸦坡、斋公湾320亩成片用材林,胡家湾25亩成片经济林,预计近年每年可获得8万元的收益,村里的集体经济开始起步。
如今的黄河村,不少村民买起了货车或面包车,从事农村运输;特色养殖大户不断涌现,有养娃娃鱼的,有种天麻的,有养牛蛙的。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3650元,2014年达到4200元,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