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调查
2016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2016年,湖南也将易地扶贫搬迁20万人。张家界市作为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进展如何,颇受各方关注。张家界调查队按照湖南调查总队的统一部署,走访了相关部门,并询问了部分异地搬迁的村民,详细了解了相关情况。
一、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
一) 编制专项规划
按照省发改委的要求,四个区县都在2015年九月底之前编制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根据市扶贫口建档立卡的数据,全市“十三五”期间应实施8296户、2733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其中:永定区1166户、3646人,武陵源区23户、77人,慈利县3729户、13042人,桑植县3378户、10571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要在4年内全部完成。根据区县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完成年限,武陵源区、永定区和慈利县、桑植县要分别在2016年、2018年、2019年完成全部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016年全市搬迁2500户(含“阳光院”1000户),其中永定区400户,武陵源区23户,慈利县787户,桑植县1250户。
二) 出台工作方案
市发改委制定了《张家界市扶贫攻坚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方案》,方案已经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张扶领〔2015〕1号文件批准印发。方案主要内容为:
明确了工作任务。市扶贫口统计的数据:全市“十三五”期间应实施8296户、2733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其中:永定区1166户、3646人,武陵源区23户、77人,慈利县3729户、13042人,桑植县3378户、10571人。需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5.5亿元。
提出安置方式。按照县城安置、城郊和中心镇(乡)安置、小村并入中心村安置和分散搬迁安置“四位一体”多种形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思路进行安置。
落实部门职责。各区县政府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主体,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通力合作。
三) 推进项目建设
桑植县从2009年开始5年共争取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资金2736.8万元,年均资金约550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20户,6300人。慈利县去年借武陵山片区的扶贫攻坚东风,国家开始安排中央预算内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433万元,搬迁188户,722人。我市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都通过国家、省发改委领导检查验收,特别是2015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刘晓滨同志在桑植县陈家河等地检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时候对桑植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 争取资金支持
一是市发改委通过积极争取,目前桑植、慈利两县已纳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支持的范围,今年慈利县又争取到建设资金540万元。通过我们的努力,两个区有望得到省里的专项资金支持。二是住建局实施的危房改造项目,去年争取资金6798万元,改造危房5665户,今年上半年争取资金2475万元,改造危房3300户,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三是市移民局也制定了2015、2016两年完成全市1343 户3926人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搬迁任务。四是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也在积极争取之中,初步计划2015年全市共争取搬迁606户,预计可争取资金3030万元。
还有,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正在为我市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做积极的摸底、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补助标准难以确定。按照国家规定每平方米800元的补助标准将导致搬迁农户中建档立卡人口与非建档立卡人口在建房补助差距巨大,使后者群体心理严重失衡,容易引发群体矛盾;按照政府目前制定的标准将增加搬迁户建房负担,影响部分贫困户搬迁积极性,难以完成搬迁任务。
(二)部门资金难以整合。建设、发改、移民、民政等部门关于建房补助标准各不一样,导致建房对象户补助标准不一,群众有意见。而在政府整合时,迫使补助标准统一,又导致行业部门资金检查出难以通过。
(三)旧宅基地复垦难以到位。由于我市山大人稀的现实情况,搬迁农户往往是山下生活、山上劳作,要求其搬迁后马上拆除旧宅基地将会对其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四)搬迁村民存在较多顾虑。根据调查,部分村民对于搬迁后的待遇和就业问题顾虑较多,存在比较大的困惑。
三、几点建议
一) 建议具体建房补助标准由县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二) 建议由省政府将全省涉及到有农户搬迁补助部门的资金统一由省财政归口管理,直接下达到区县,由区县政府按要求组织实施。
三)为方便搬迁农户生产耕作,建议对部分存在特殊情况的搬迁农户的旧宅基地实行逐年复垦(已成危房的除外),所有搬迁农户旧宅基地复垦最迟在搬迁入住后3年完成。
四)加强政策宣讲,解疑答惑。各级政府进村入户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传解读,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乡、进村、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