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3月8日讯(记者朱德胜)近日,县委书记刘卫兵深入淋溪河白族乡棕树峪村开展“四走四问四解”活动,听民情、解民忧,调研建设扶贫工作。县领导莫海宏、彭发斌,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建扶办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棕树峪村是县发改局的建设扶贫联系村,也是县委书记刘卫兵的建设扶贫联系点。该村属江垭水库尾水淹没区,共有85户,292人,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也是全县仅有的6个不通公路的村之一。
当天,刘卫兵一行从淋溪河集镇步行五公里,前往棕树峪村。听说县委书记要来,村民们自发纷纷走出家门,前来迎接。在该村,刘卫兵一行首先来到困难群众龚冬娥家中,与她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刘卫兵鼓励她说,虽然现在生活有些困难,但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日子一定会好起来。在走访残疾青年熊廷洲时得知,他依靠自己坚强的毅力,苦学酿酒技术,目前销售情况很好,收入也比较可观。刘卫兵对此感到十分欣慰,鼓励他要继续努力,把生意做得更大。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刘卫兵与棕树峪村群众代表、老党员、老干部、回乡老乡、企业老板及村组干部亲切交流,听取他们对建设扶贫工作的看法和意见。
村民钟为信第一个发言,他认为村里山林资源丰富,但是交通不便,满山的宝也变不成钱。他建议,先修通公路,再建个移民集中安置点。
打开了话匣子,其他村民也纷纷发言,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村民纷纷表示,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路修通。这是大困难,需要县里帮助解决,其他的小问题,小困难他们自己都能想办法克服。
刘卫兵边听边记,不时插话询问,“国家的惠民政策有没有落实,村里能不能打通电话,能不能看上电视。”他说,从村口一路走来,内心中有喜也有忧。喜的是棕树峪村的民风淳朴、资源丰富,有发展潜力;忧的是受基础设施影响,制约了种植、养殖业的发展,群众的生活还很不方便。
就如何开展好建设扶贫工作,刘卫兵要求,要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钱袋子越来越鼓和日子越过越舒服为目标,围绕“修路”、“搬迁”和“种养”三个关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刘卫兵强调,人心齐、泰山移。村、支两委发挥好主体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广大群众要继续保持淳朴民风,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大力支持建扶工作组工作,共同推动棕树峪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