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精准扶贫工作
氽湖,一个位于慈利县通津铺镇西北部的小山村,共15个村民小组,395户,其中贫困家庭115户,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长期以来,全村主要靠小型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获得经济收入,到2014年底,人均纯收入仅2000元左右,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并且因基础设施建设负债30多万元。
如何带领山村群众致富,特别是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如期脱贫,自2015年始,这幅重担沉沉地压在了一群白衣天使肩上。医者仁心,从医疗战线到脱贫战线,从救死扶伤到扶困济危,转换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初心,一样的仁心,一样的讲奉献,一样的是为人民服务。
把好脉象 奠定精准扶贫基础
“家底没摸清楚,精准扶贫就无从谈起!”医院工会主席、帮扶工作组队长赖贵生如是说。入驻伊始,帮扶工作组便迅速启动“摸底子”工作,进村入户,调研走访,第一时间掌握村情、社情和民意。贫困群众有多少,基础设施缺什么,发展空间在哪里,扶贫着力点在哪里,精准结对怎么帮,怎么扶,现有资源有哪些等等。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迅速摸清明确了全村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因病致贫37户。为了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不遗漏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帮扶工作组多次到组入户进行一一核实,确保了贫困户的真实性。针对不符合政府建档立卡条件,却又是贫困户中的五保特困户,帮扶工作组积极想办法,将5户五保户,5户家中无劳动力的特困户,定为医院内部帮扶对象,同建档立卡户享受同样的帮扶待遇。
在村部办公室材料柜中,85本册子整齐排列,井然有序。记者抽出其中一本,随手翻开一看:重点帮扶对象,户主黎君楚,64岁,小学文化;儿子,黎开春,23岁,初中文化,在深圳玩具厂务工年收入8000元;家有粮田2亩,地1亩,鸡20只,猪1头,羊1只;粮种补贴360元,养老金1人全年900元,因病致贫。本人想法:危房改造,想养50只鸡。每一户的材料都如黎君楚家一样详实,既有家庭基本情况、详细收支情况、每个成员的健康情况,又有详细的精准结对帮扶措施。合上册子,记者心中不由得感叹道,“扶贫工作就应该这么干!”
据了解,前期摸底工作历时3个月,制定出了《氽湖村贫困户脱贫花名册》、《氽湖村留守儿童、贫困学生“一对一”关爱行动花名册》、《氽湖村五保户、贫困户身体健康情况摸底表》等各种册子。
开准药方 明确脱贫致富思路
把好脉象是基础,开准药方是关键。为了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加快村民脱贫致富步伐,争取把氽湖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针对摸底情况,结合氽湖村实际,绘制出了《慈利县通津铺镇氽湖村2015—2017年建设扶贫工作规划》,制定了《医院各党支部精准结对扶贫实施方案》、《村部建设规划方案》、《氽湖村道路建设规划方案》。
“精准,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宏观的,一个微观的,宏观的就是贫困村整体情况及相应的发展思路,微观的就是贫困家庭具体情况及相应的脱贫对策。”对于“精准”的内涵,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卓名云给出了独到的解读。他说:“精准结对,精准扶贫,就是要抱着对人民群众无限的深情,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把扶贫工作当做当前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举全院之力来抓好精准结对扶贫工作”。
精准完善设施
走进村部,一幢两层高的崭新小楼房令人眼前一亮,楼顶一排金色大字“氽湖村级组织活动中心”熠熠生辉,左侧一层楼是村级卫生室,干净整洁,四周一望,围墙上黄底黑字,公布着各类相关信息。据了解,这所村级片区卫生室按照高标准建设而成,投入30万元,市人民医院赠送各种医疗器械设备,并安排村医免费进修,提高了乡村医疗水平,方便了当地群众治病。此外,卫生室每年还能为村里增加5000元集体经济收入。
驻村以来,在公共基础设施改造方面,修建了3.4公里3.5米宽的水泥路,道路硬化实现了100%到组,95%到户;投入200多万实施粮食产能田间改造工程,包括泄洪沟、排水渠等,避免了沿线8个村民小组600余人500多亩田地在汛期遭受损失;经过电网整改,大大改善了全村用电条件,其可承载的用电负荷能够满足约20年后的生活生产需要;此外,整治堰塘2个,解决了部分灌溉、家庭用水问题,自来水实现了全部到户,配备150多个垃圾桶,有效地保持了村里的环境卫生。
“村部焕然一新,基础条件大为改善,方便了群众,我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为之一振!”村支部书记潘茂华难掩心中喜悦。
精准发展产业
驱车驶过一片猕猴桃基地,潘茂华介绍到,这是该村李洪波投资发展的猕猴桃种植加工产业,已有种植基地300多亩,并成立了蜜富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氽湖村及周边两个村100户家庭以土地、劳务投入等方式加入合作社,还计划用3至5年时间,把基地扩大到1000亩,建成现代化加工生产线。他说,发展产业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长远之计,即便帮扶工作组撤走,村民也能持续增加收入。
在夯实基础工作,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帮扶工作组特别重视产业发展,针对产业单一、效益不高的问题,强化思路引导,制定了“以奖代投,激励创业”、“以点带面引领发展,调整结构保障发展”的产业建设思路,鼓励扶持有志之士发展现代高效种养业,引导广大农户从小农发展模式向规模经营转变,促使全村主导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不断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并加大资金扶持。目前,在氽湖村已有山羊养殖、再生稻种植等3个产业合作社,发展效益可观,既带动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集体收入,给当地群众增加了造血功能,有效地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精准到户帮扶
“把我接到医院免费检查,吃的住的都安排得好好的,还赠送了现金和治疗药物,这种待遇,我活了五十多年,还是第一次享受!”食道癌患者李道国,说起这一年来享受到的各种帮扶,内心无比激动。他家属于重点帮扶对象,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收入主要靠传统种养殖,再加粮种补贴及低保,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高额的医药费。为此,医院发挥行业优势,对其进行了免费健康检查和癌症复查,并积极帮助落实大病救助政策。考虑到实际情况,只能扶持他家适当地扩大种养殖规模,为此,帮扶队送去仔猪、仔羊和鸡苗,以及农药、种子、化肥等,并实施回购,减轻了生产负担,增加了家庭收入。此外,还帮助他申请了低保,现在已经纳入了低保兜底。
接下来走访的李昌盛、赵书兴等几家,致贫原因各异,家庭情况不同,帮扶工作组都因户施策、因人制宜地给予帮扶。回头查阅《任务分解表》,也都是一一对应。
此外,帮扶工作组制订出台了激励发奋学习的奖励制度,对考上一本的贫困家庭学生奖励3000元,考上二本奖励2000元,考上三本奖励1000元,考上县一中奖励600元。还多次开展了慰问、大型义诊等活动,为乡亲免费检查。
强化服务 力促帮扶工作落实
“我们医院人多、党支部多、共产党员多、社会资源多,技术强、设备强,有这“四多两强”的优势,我们没有理由不搞好帮扶工作,没有理由不实现好脱贫目标!”市人民医院院长姚媛贞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2016年,在总结去年工作基础上,结合氽湖村实际情况,帮扶工作组创造性地实行差异化精准结对帮扶,细化帮扶对象分类,包括重点帮扶户、一般帮扶户、脱贫不脱策户与新增贫困户,根据不同分类,做到精准发力。64岁的赵书兴,身患糖尿病4年,属于新纳入的贫困户,根据病情,由张五一支部结对帮扶。今年7月,已由支部安排,到医院免费检查一次,并免费赠送治疗药物“胰岛素”。今年来,各党支部组织医务人员上门就诊服务19人次,派专车把病情较重的贫困户接到医院免费检查、免费住院治疗6人次,并安排好吃住,免费赠送治疗药物。
“支部结对贫困户,我们也遵循了精准原则。对身患疾病和因病致贫的家庭,根据各党支部所属科室的业务专长,与贫困户所患疾病相对应,有针对性地安排结对,这样就强化了结对帮扶的有效性!此外,各党支部还发动职工献爱心,仅上半年就筹得爱心款11万多元。”帮扶队长赖贵生介绍,全院共13个党支部,34个大科室,68名中层干部,并邀请了13家关联企业,共同参加到精准结对帮扶工作中,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做到一户一策,一户一个帮扶方案,一户一个专人负责联系,严格按照分类管理,实施精准帮扶。对重点帮扶户,采取政策倾斜、项目倾斜、资金倾斜、物资倾斜、医疗救助倾斜,增加造血功能进行重点帮扶;对一般帮扶户采取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帮建结合,量力而行进行帮扶;对脱贫不脱策户,采取走访、慰问、帮助解决他们自身不能克服的困难进行帮扶;对新增贫困户采取建档、立卡加低保、项目和资金帮扶。
截止目前,所有院级领导、各党支部书记、有关中层干部和负责联系的专人,都已数次进村入户、结对子、认亲戚,全部完成了一对一的帮扶方案,并按照方案逐步开展工作。
时值秋收,一路上,稻浪翻滚,稻香扑鼻,稻田里收割机哒哒地响个不停,繁忙中的村民们甩着汗珠,忙得不亦乐乎。车子驶出村界时,一副对联跃入视野,“扶危救难手牵手 帮贫致富心连心”,心连心,已经凝聚起澎湃强大的精神力量,手牵手,将要绘就出富足康乐的美丽乡村,一个崭新的氽湖愿景,随着一群白衣天使的进驻,变得越来越清晰。
作者:朱付勇 朱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