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文化

>

正文
彭小娟诗歌:高扬“边塞风情”的大旗
发布时间:2016-01-08 10:29:08  来源:华声在线张家界站  作者:罗建辉   
0

彭小娟是从湘西保靖那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里走出来的一位青年美女作家,《孤独的荷塘》是她结集出版的多部集子中的一部诗歌集。作品中空灵的文字渲染着古称“五溪蛮”之地的湘西独特的风俗人物世情百态等文化魅力,看了她的诗歌后,觉得这个曾深居湘西山区里的女子诗歌创作中高扬“边塞风情”的大旗,诗歌艺术之魂在空灵清新的文字里飘荡”。的确,从事诗歌创作的人很多,但有鲜明个性特点并永垂史册的则很少。历史具有一种无情的剥蚀性,它以超然的冷漠审视一切。无论是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以力的博杀斩获了一个时代的帝王,或是殚精竭虑,神思妙语,以智的运化拓展了一个民族思维的哲人,都可能在绵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被剥蚀得一无所有,而走向“零”的回归。而诗歌艺术是可以不朽的,它可以穿越历史的帐幔而光耀依旧。如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无论跨越哪一个朝代,都敲响了悠长的回音。他们所叩响的,正是诗歌艺术的大美之魂!时光流转到今天,张家界也有这样一位能叩响诗歌艺术历史回音的美女诗人彭小娟,她极具“边塞风情”的诗歌艺术品格已初露端倪,正在接受历史风雨的剥蚀而在时间的长河中永恒奔进!


多年来,彭小娟一直热衷于诗歌创作,曾出版《彭小娟诗集》、诗歌集《我在彩虹这里》等,在《诗刊》、《燕赵诗刊》、《张家界文学》和全球最大的原创中文文学网站《榕树下》发表过诗歌,被文学前辈称为具有边塞风情的女诗人。的确,彭小娟诗歌的“边塞风情”诗歌有三大特点。一是富孕哲理。彭小娟源自生活的诗以浓郁的说理风格见称。如《孤独的荷塘》:“在离城市不远的村庄|觊觎着曾经美丽的荷塘|任那盛开的荷花|承受千百年的孤独与彷徨|在水一方|依然有鱼儿欢唱|在荒草凄凄的岸上|依然有恰似少女的幻想|在桃树一旁|依然有风儿吹动你的心房|那冬日的暖阳|已将彼此的心灵照亮|那梦牵魂萦的缠绕|是一段无法释怀的传奇|那辗转的叮咛|只为未来的完美和清纯|纵然沉醉在荷塘中|不为垂钓|只为守候你的气息。”这类诗名为咏物,实为写人,虽形象内蕴有别,但其立旨意向无异,其共同的特点是充满了深沉蕴藉的哲理感受。一方面有丰富的沧桑之痕,风尘之迹,强烈的情感和绵长的思致;一方面,又能写象求蕴,以形得神,倚境出意,赋物明理,使物象与心象妙言而凝,物理与事理浑融无间。


彭小娟诗歌创作中对“哲理”的追求随着她本人对社会生活体验的加深,对人生经历咀嚼的回味而升华,她诗中所表达的哲理的内容,在广度、深度、厚度、力度上,都急剧地扩充、增长、膨胀、加强。如《人生六弦琴》:“人每日都在弹着一把无形的六弦琴|琴弦是由自己的神经所组成|喜怒哀乐爱与恨音符的交替|爱是高音恨是低音|变幻莫测的琴声|能变成X与Y的基因遗传给子孙|于是人人都拥有一把琴|世世代代都重复着同样的旋律|人啊请弹出和谐的乐声|不要乱弹琴不然会成为疯子|不要弹断了琴弦会成为疯子|就让那一切的一切|来来又回回。”这首诗熔铸了彭小娟人生阅历中几乎最为深切的感情,而且是她把自己人生体验提炼之后的出色的思想才华。此诗视野开阔,思想犀利,感情激越,具有哲理式史诗的审美风格。诗作不长,但其巨大的思想容量和卓越的艺术概括力的确令人震撼。


哲理的韵味与隐喻的统一已臻化境的佳作给人印象尤深,彭小娟的诗作不泛这样的佳品。如《寂寞的落花》这样写道:“去看深秋|是她从容地穿过夏的火热与缠绵之后|去看秋雾|是雨滴温婉透彻地挣扎升华后|破茧成蝶的享受|去看秋水|是寂寞的落花随一汪深绿的流水|凄然而下的梦|也看过秋的芦苇|它意蕴悠长地在青黄之间徘徊与摇摆|这秋的红透与成熟|它呈现了生命的轮回自然与安详|在秋风秋草秋红中与你前行|那摇曳生姿风情万种秋天的美啊|让她散落的心情此刻只为秋而活着|在仙山仙溪仙气中与你踏过|那份悬空的孤独有了停泊的岸啊|让她终究在坚持过后。”这首诗具象描述与抽象意蕴已达统一,可谓佳作。首先,该诗的上述这些句子,是景证,物语还是情证、理语?应当说都是,由此可见其语言的品质与容量;其次,它的写作目标,是写景状物还是传情达意,应当说都是,由此可见其描述的作用与功效;再次,这里的客体是实物还是意象?应当说都是,由此可见其造型的方式与形状;此外,它的传达途径是写实还是象征?应当说都是,由此可见其设境的手法与内涵。彭小娟面对一个人们在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的寻常事物,通过自己思想感情的分解与重构,却写出了一种深邃的哲理。


彭小娟的诗,集中于对生活现象的凝视并深入地探询其内在哲理,她诗歌创作的实践及其成功,无疑是得益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因此毋宁说,她已出版的诗集《孤独的荷塘》等更是创作主体人生底蕴喷薄而出的哲理宣言。


二是源自生活。读彭小娟的诗,我想起臧克家的一句话:“诗存在于生活中,诗句无非是朴实身体上的漂亮外衣。”臧克家在这里特别强调诗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在他看来,诗源自生活,美化生活。我觉得,追求生活涵蕴的深度表达,是彭小娟诗的突出特色。


彭小娟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也许是这种生活历练促使她去思考生活,思考社会,并把这种思考化为诗情,凝结成诗句。《庙中的老尼》这样写道:“那年饥荒还是因为世道不平|离开母体仅仅七个年轮|她便走进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漫漫人生|更声敲响了多少个黎明|木鱼声中送走了无数个黄昏|没有风浪的寂寞之舟驶向哪里|对于剃发之尼没有意义|心中只有吃素的圣经|外面已旋转到那个朝代|家园是由谁来主宰|半个世纪的沉浮|她生活在绝音壁中|岁月在她古稀年月中不淫不欲的凋零|光阴在她的祈祷声中飞过|她就这样来去漫不经心的度过她别样的人生”。生活是多元的,有欢欣,也有沉重。想想老尼,想想她的别样人生,这样直面生活的诗读后使人心灵颤悸,使读者对社会对人生于诗作的艺术欣赏之余多出了一些理性与反思。


彭小娟的诗扎根于生活和民众,浸润着浓烈的朴素情感。如《妈妈》写道:“妈妈,请让儿媳这样亲亲地叫您一声|三十年的人间岁月|我们一路相伴走来|三十年的彼此关爱|我们一路彼此亲密走来|妈妈,您是那样的无私慈祥与豁达|当我们工作中遇到不解的疙瘩|您用您人生积累的智慧为我们解答|当我们生活中有感伤和泪水|您用您的胸怀为我们笑解烦恼|当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跌倒时|您用您小小的身体来搀扶我们前行|妈妈,您是春天的柳树|您是夏日的花草|您是秋天的果实|您是冬日的寒衣|在您的身边有最温暖的光芒|在您的左右我们看见了最美的风景|在您的心怀您是我们最宁静的依赖|妈妈,如果有来世|我要您一定还是我妈妈”在沧海桑田的自然变化和社会发展面前,个体的人是渺小的。但特征是相对永恒的。“妈妈”的形象正是在这里以平民化的特征显示出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广义色彩。


彭小娟写诗有自己的美学追求,她的诗绝不是复制生活,简单的复制会窒息一切想像和夸张。她所撷取的生活素材,总是用自己的心去拥抱、去思索,用自己的情去融化、去激活,那被融化和激活的素材反过来又负载起激活它的思想和感情,达到思想、情感、物象三者的和谐一致,彭小娟平善于抓取生活中三位一体的物象,并以此作为诗的艺术焦点,把趣、味、韵皆具的生活素材锻造成情、意、境相和谐“诗眼”,使全诗气脉流贯,形神凝聚、通篇皆活。关于“路”的诗就是很好的例证。“门前的路|是这样的弯曲|我要去山顶|非要经过这里才行|门前的路|是这样的不平|我要去山顶|要靠自己去修整|门前的路|是这样的泥泞|我要去山顶的悬崖|去采摘那朵野花。”(《路》)。“路”在诗人心灵中幻化出来心象,并用它作为全诗的枢纽,使诗人将撒落在生活中的散金碎玉打磨得锃光发亮,诗作也因此获得一种虚实相生的飘逸之美。高于生活的升华,是彭小娟诗歌艺术中寻找与表达哲理意蕴的常用手法。按照东方人或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哲理,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是抽象的东西,获得它必须经过思辨,表现它则通过联想和引申,从具体的事物上升到形而上的精神、思想、观念。彭小娟的许多诗作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比如《人生的战场》:“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搏斗|这岁月这季节|许多许多充满在心头|人生的战场|因为有纷争|因为有太多的不如意|我们才变得不伦不类|不知是主人还是奴隶|我叹息回忆里的蹉跎|我呼出胸中袅袅升起的烽火|虽然没有尝够却早已疲惫|唯愿这人生的沙场上永没有我”。诗中的哲理,当然不是威严整肃的系统理论,也不是难懂的玄学冥想,它是因事、因物、因特定情景而发的思想火花,是智慧的闪光,精神的投射,灵气与才气的碰撞。


彭小娟的创作成就与她精辟的艺术观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她所言:“任何一种艺术,包括我正在准备创作的反映职场女性工作与生活的长篇小说,其本质是反映生活,概括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违背这一本质就是违背了艺术的规律。诗歌艺术亦是如此”。


三是人品延伸。鲁迅曾说:“没有崇高的品格,就没有优秀的人,甚至也没有出色的艺术家,成功的行动者。”因此,作者人品的高尚还是卑俗,将直接决定着她思想意识的好坏,情感的雅俗,理想的优劣。一句话,人品决定着作者的写作内容、写作追求、写作成就,甚至决定着她能否从事这一艺术活动。


彭小娟是我市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她本人已经是十多年的正科级干部,心中自有千千结。她写诗不为名也不图利,正如曾任张家界市委宣传副部长的熊仁先在彭小娟诗集《孤独的荷塘》的跋《爱的旋律》中写道:“今日物欲横流,躁动不安,而彭小娟能远离玩的诱惑,利的勾引,名的驱使,沿着理想之岸一步一步前行,不畏艰辛,不惧挫折,多么难能可贵。我深信,凡读过这本诗集的人都会和我一样为之动容,为之感动······”的确,熊仁先的话是深刻的,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对彭小娟其人其文尤其是人品作了精辟深刻而真实准确的评述。


人品对写作者追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品决定了写作者追求艺术、献身艺术的勇气。很难设想一个不懂美、不爱美、没有高洁人品的人,能真心爱慕缪斯女神。一个真正爱慕艺术的人,自然会为她献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彭小娟就是这样的人,彭小娟外表长得特别美,个子高挑,长相温婉大气,仅从外表来看就有一种“边塞风情”。“相由心生”,彭小娟心灵的追求则更美。她历经坎坷,多年痴迷文学并为之无怨无悔地奋斗。展现在笔者眼前的《孤独的荷塘》等数本诗歌专集,更是作者在文学天地里不懈穷经探幽的生动例证。另一方面,人品决定了写作者追求艺术的内容。高尔基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俞快,对社会就愈有益。一个人不断向新的高度冲刺中,他会得到很多等闲之辈得不到的东西。”彭小娟诗歌艺术高高扬起“边塞风情”的旗帜,不断向新的高度冲刺。正如她所言:“这种被缪斯的折磨,还是对缪斯的虔诚,一段时间里如痴如醉般的疯癫,也如北诗刊在改我的稿时所批阅:‘真情的流露,边塞的风情’。彭小娟是我国“边塞风情”诗歌的旗手之一,她的诗集收录的不少是对风景吟唱的优美诗歌。仅《孤独的荷塘》一书中就收录了《张家界森林变奏曲》、《初游张家界未开发之时》、《张家界风景(组诗)》等多篇迥异但各具特色的诗歌,读之不能不使人叹服作者的笔法和行文技巧等已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作者高扬“边塞风情”的大旗出版的这一系列诗集,为宣传张家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人品决定着写作者的道德情操和写作观。一个人人品的高下,几乎决定了她情操的雅俗、写作观的宏大与渺小等。列夫·托尔斯泰曾这样说过:“优秀的作家对自己的人品有强烈的苛求,继之而来的便是对自己的情感、思想、行为的苛求,然而远离他这种苛求标准的世俗生活以及这种生活造成的心理矛盾,使其貌似无谓实则敏感而诘问。于是乎,一个合乎自己苛求标准的美学世界诞生了。”彭小娟《孤独的荷塘》等诗歌集子都是字字珠玑充满着美感的书,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了她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的发展,使其笔下的文字传达出蕴含于自己心胸中的对于真善美的向往,而显得神秘又绚丽缤纷,万紫千红。正如李炳华在《孤独的荷塘》一书的“序”《孤独,是一种境界(代序)》所言:“她试图用一棵草,一片云,一滴泪去写意爱情,临摹亲情,泼墨友情;她试图用一支笔,一双眼,一段情去唤醒记忆,催眠疼苦,铺彩人生;她试图用一份真,一种善,一颗心去记录生活,诠释生活,升华生活。这,很不容易。但,她做到了……”


“写作是人品的延伸”,巴金的这句话是极富哲理的。我们有理由坚信,文如其人,彭小娟的诗歌创作之路,将继续向新的更辉煌的高点延伸……


以上三点概述了彭小娟“边塞风情”诗歌艺术的品格,这种艺术品格将使她的作品永具生命力,与山川永驻日月同辉!当然,彭小娟还不是在诗歌艺术的逆旅中峨冠博带纡徐前行的李白杜甫,她的诗作还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她正高扬“边塞风情”的大旗穷搜苦索、踵事增华、追求完美,一步步朝着诗歌艺术的峰巅前行······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