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文化

>

正文
覃琳:繁华尘世寂寞心
发布时间:2016-01-03 23:03:28  来源:华声在线张家界站  作者:罗建辉   
0

张家界本土诗人覃琳是名才女,是一个有理想主义情结的诗人。她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是一名乡村中学的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张家界市作协会员、张家界市天门诗社秘书长。2016年1月3日中午,石继丽姐姐一大家和覃琳、彭小娟等一帮文友来到我家里玩,同为文友,加上覃琳与我妻子都姓覃,她还长我妻子两辈,我们真是亲如一家。笔者有幸获赠了她刚出版不久的诗集《拒绝浮躁》。我认为,覃琳在繁华尘世中一直保持着一颗寂寞的心,拒绝浮躁全力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之中,她内在的理想主义情结与心灵美也外化到她的作品中,尤其是她诗集中收录的一系列寄情诗如霁月一般的澄明,这些诗作的永恒艺术魅力,集中体现在她思想中理想主义情节的高超审美表达,正如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市文联副主席石继丽为覃琳诗集《拒绝浮躁》作的序言《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中所说:“明诗人秦松龄用‘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来写鹤,我却固执地想把它借来,郑重地送给覃琳,以为这两句诗与这位孤影丽人高度契合”。覃琳自己也在书中这样写道:“寂寞是条鱼,一直陪伴着我,在我的世界里吐着气泡。我呼吸着它的鲜活,用它撰写我内心想要的一切”。


覃琳想要什么?我觉得,她首先要的就是诗一样的境界。诗境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指诗人天真浪漫的童心、回归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心、对爱情的憧憬之心等。诗人首先是人类的儿童,是拥有童心的。泰戈尔曾说:“你想成为一位歌者吗?那就永远地保持你的一颗纯真稚动的童心吧”!覃琳的童心美丽得如茸茸嫩柳,碧塘小荷,三春浅草。试看她的《丛林·蘑菇·童年》:“四野一片丛林|密密的的松针铺成温暖|阳光|筛落几缕思念|一个劲儿地|撑着天|熟悉的雨点|调皮得如儿时的伙伴|一滴滴,一点点|义无反顾地|钻进了我的从前|是谁撑开雨伞|一把把|散在松针间|我躲进去|竟然躲进了我的童年……”童年的世界确是神奇微妙的,覃琳潜入这片迷人的世界,用儿童般无邪的眼睛和透明的心灵来观察自然,感受生活,把人们带到充满美的光亮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再看她的另一首《乡愁,记忆深处的暖》:“伊,静伫在寂寞的窗前|如一道怀旧的伤口|子夜的钟声一响|隐隐的疼,便开始……”在这里,诗人把她慈母般深情、美丽的歌献给了故乡、献给了父老乡亲。诗作里洋溢着纯真的慈爱与绮丽的幻想,充满着对儿时故乡的倾慕和歌赞,渗透着热烈而沉静的审美愿望与理性思考,那如婴儿般赤条条的纯真情感,无须装饰,她在你心中,在我心中,也永存在每一个读者心里。


诗人也是大自然的情人。没有一个真正的诗人是不钟情于大自然的。覃琳也一样,她用整个身心亲近大自然,将整个身心投入进大自然。大自然在她的心上,她在大自然温馨的怀抱里。正如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少数民族研究会会员李伊忠在《拒绝浮躁》一书的序二《踏雪寻梅》中所言:“亲近山水,我们就有了诗歌的灵感!放飞心灵,我们就找回了心灵回归的驿站??????”的确,李伊忠先生的评价是非常到位的。让我们看一下诗人笔下的《清风峡印象》:“薄薄的凉风|悠悠的拨响诗意的琴弦|在葱茏的苇叶上|演绎着|不似柳烟|胜似柳烟的惆怅|几只飞鸟相邀着翩然而来|撞开了|沉寂千年的峡谷柔肠|七月,一反常态|清凉,哲理地栖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如一阕婉约的词章……”。东尔尼雪夫斯基说,“大自然只是因为当作人和人的生活中的美的一种暗示,这才在人们看来是美的”。的确,覃琳笔下的清风峡是“人化的自然”,是诗人主体精神的投射与外化,并因此而获得审美意义。覃琳用整个身心拥抱大自然,将整个身心化入大自然。她的梦游在大自然温馨的爱意里。


诗人也是爱情的永恒歌者。雪莱曾说,“爱情与美德是一对亲姊妹,我的歌和我的爱情合而为一。”勿庸置疑,古往今来,文学大家歌吟过的爱情醇酒曾使多少人沉醉,使多少人内省,使多少人渡往完美的理性之岸。覃琳亦然,她以饱孕才女色调的淡墨浅彩,抒写着她对纯朴男女真情蜜意的歌赞与醒悟。她歌吟的爱情如此真挚。“习惯了|就这样坐着听风听雨|听心里长长短短的诗句平平仄仄地散落一地|独自试着将折叠的心|在这个窗前铺展|铺展成一条窄窄弯弯的江南雨巷|目送你走成一株寂寞的梧桐|结满一树的泪滴|听风背着一把陈旧的吉他|弹奏一路的阴晴圆缺|诠释前世今生的阴差阳错……”。(《就这样听风听雨》)覃琳歌吟的爱情每每令我心动、心颤、心悸,她笔下的爱情如江河般宽阔与无私,超越了尘世的纠扰,给人一种空灵的至高纯洁美。莎士比亚说:“可以测量深浅的爱情是贫乏的。”雨果说:“人生是花,而爱是花之蜜。”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爱是“绚烂的生命的光芒”。我想,覃琳歌吟的爱,是深不可测的海,是花之蜜,是生命永恒的光芒!


覃琳是为诗歌而生的,她自己也在《拒绝浮躁》一书的《跋》里这样写道:“生命真的像极了那片叶子,从破涕为笑到尽情挥毫,我一直醒在岁月的河床。从豆蔻年华,到弱冠之年;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到五十而知天命,我一直用诗歌喂养自己,打发那些或繁华或寂寞的时光。”(《托诗一页,安放灵魂》)“古来圣贤皆寂寞”。覃琳也是寂寞的,她在繁华尘世中自甘寂寞,用笔将自己的理想主义情节外化为一种审美的表达,以诗寄情,呼唤着希望,呼唤着良知,也呼唤着心灵的自由……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