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县区快讯

>

正文
共商 共建 共管 共养 共享 ——看桑植县创新推动路域环境“五共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2-11-06 15:38:39  来源: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作者:田育才 田锐 向韬   
0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桑植县交通运输、公路养护部门以路域环境治理为抓手,围绕道路拓宽、沟渠修建、绿化美化、路面养护等实施路域环境整治,不断强化“政府主导、公路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工作推进机制,坚持群策群力,集中人力物力,创新开展“共商共建共管共养共享”路域环境整治新模式,破解资金瓶颈,补齐交通短板,美化道路环境,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共商 共建 共管 共养 共享

——看桑植县创新推动路域环境“五共治理”模式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记者 田育才 田锐 向韬


共商 共建 共管 共养 共享 ——看桑植县创新推动路域环境“五共治理”模式


路面平整干净,路旁绿树成荫,远处青山连绵叠翠,近处村居风景怡人……深秋时节,驱车行驶在桑植县刘洪公路、S306空壳树至瑞塔铺段、S246洪家关路段等国省干线、旅游公路上,经过路域环境治理,由通向畅,由畅向美的国省干线公路的成了旅游路、致富路和民生路。

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高武介绍,近年来,桑植县深化创新公路治理工作,探索出“共商共建共管共养共享”路域环境治理新模式,治出了干净整洁的新面貌,治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成效,治出了美化幸福的新生活,一幅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共商,决策共谋聚民意

乡村,因路而变化;发展,因路而提速。近年来,桑植县围绕“畅、安、舒、美”创建目标,大力路域环境治理,公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纵横交错的境内公路总里程6577.8km,形成以张桑高速、G353为骨干,S246、S247、S302、S303、S306、S523、S524为主体,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体系,为桑植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共商 共建 共管 共养 共享 ——看桑植县创新推动路域环境“五共治理”模式


然而,随着“马路经济”的出现,桑植国省干线的省际边界公路、穿村镇路段、城区路段的占路为市、违章建筑、堆物作业等现象“久治不愈”,影响了公路的安全畅通和经济健康发展。

“整治路域环境,提升通行能力,让人车和风景一起行走。”桑植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主任陈刚介绍,今年以来,桑植县围绕乡村振兴目标,结合“美丽屋场”建设,大力实施路域环境整治,拓宽公路宽度、修补破损路面、美化公路环境,推动国省干线由“窄”变“宽”、由“通”向“畅”,打造“畅、安、舒、美”通行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一条道路就是一张面孔,到底怎么整治?与以往不同,这次除了交通、公路部门主导之外,还把“话筒”交到村民手里,让每一名沿线群众都成为路域环境整治的“美容师”。

在桑植县瑞塔铺镇东旺坪村,整治方案多次修改,动工前的最后一次屋场会,村民再无异议。所有村民无偿拆除自家门前的围栏,为公路拓宽让道,改造顺利实施。

刘洪公路从刘家坪白族乡刘家坪村穿村而过,村里也把治理的“发言权”交给了村民。村会议室里、屋场会上、田间地头,村民各抒己见,达成一致建议,公路沿途生态保护、绿化美化、环境整治、风貌改造同步进行,让公路沿线成为靓丽的风景廊道。

如今,长10公里的刘洪公路,两旁近600栋民居,不但换上了白墙配小青砖的“白族风格”,墙上还绘制了张家界山水、红色文化、白族文化、蔬果花鸟等近10000幅彩绘,让这条连接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和贺龙故居的公路,洋溢着艺术气息。

共建,多元筹资破瓶颈

乡村要振兴,基础在交通。近年来,“四好公路”是桑植广大投入最多、成效最大、变化最明显的实事工程,也是广大群众关注最多、感受最深、影响最直接的民生工程,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乡村旅游方面效果显著。

然而,在“四好公路”打造的多年时间里,县交通运输、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等部门发现了一系列的痛点:建设资金少、管理难度大、养护成本高。


共商 共建 共管 共养 共享 ——看桑植县创新推动路域环境“五共治理”模式


为此,桑植县在推进路域环境整治中,创新多元筹资,通过政府撬动投资、整合部门资金、群众投工投劳方式,一举突破瓶颈制约。

其间,依托“省里补一点、市里奖一点、县里拿一点、乡镇出一点、项目拼一点”的“五个一点”模式,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创新开展“美丽屋场”建设,整合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水利等部门资金超5000万元,将公路沿线风貌改造、环境整治作为“美丽屋场”建设一部分。

发展共建汇民力,众人拾柴火焰高。桑植县成立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县级部署、镇乡主抓、村级组织、群众参与”四级联动机制,在“美丽屋场”建设中,从群众可见可知可感的小事入手,以整治房前屋后小环境为切入口,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开展公路沿途生态保护、绿化美化、环境整治、风貌改造。

在S306沿线14个村,百姓自发拆除占道126处,义务投工投劳1万多个,原先7米公路变成了10米。在S246线洪家关村,张家界市委办驻村工作队投入300万元,硬化入户道路,占工程总投资的1/4。

据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测算,通过多元筹资、共同建设,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仅百姓投工投劳节约了四成人力成本。

共管,发动群众一起干

沿线青山如黛,绿意盎然的树木,姹紫嫣红的花卉,干净整洁的道路……走进瑞塔铺镇东旺坪村,村党支部书记、村级路长陈曳媛正带领两名群众在对公路进行清扫清整。

项目建成只是开始,治好管好才能长久长效。


共商 共建 共管 共养 共享 ——看桑植县创新推动路域环境“五共治理”模式


桑植县按照“政府主导、权责明确、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的公路管理长效机制,构建责任明确、制度健全的管理体系。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志愿者参与公路及附属设施、交通秩序、环境卫生、路容路貌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并将爱路护路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使群众成为农村公路发展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农村路网通行率大幅提高,群众出行满意率不断提升

走进洪家关白族乡洪家关村,一条笔直美观的沥青公路呈现在眼前。为做好公路通畅管理,村里成立了一支由养路工人、班线司机、乡村组干部和热心群众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及时收集、掌握和反馈路况信息,对违法损害公路安全的行为早介入、严控制,使道路有人管,从而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公路的损坏,减少了人为损坏公路的行为,减少了公路畅通的隐患,实现了“路路有人管,事事有落实”的目标。

共养,多方联动形合力

走在S306省道瑞塔铺加油站附近,56岁的彭晓英身穿橘黄色的工作服,正在仔细清理路面的碎石、路边的杂草和边沟的杂物,忙得汗流浃背。仔细观察该路段,只见路基边坡平顺,绿化带整洁,路缘石整齐,边沟及排水沟也很干净顺畅。

作为一名公路养护员,彭晓英负责S306瑞塔铺加油站至空壳树边界5公里道路的日常养护,每天清理路面边沟杂物,保持公路整洁,确保行车安全。

共商 共建 共管 共养 共享 ——看桑植县创新推动路域环境“五共治理”模式

为了搞好管养工作,桑植县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将县道、乡道和村道全部纳入管养范围,形成县、乡、村三级齐抓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体系。落实“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管理机制,进行定路段、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的四定管理方法,推行“路长”责任,按照“一路一长、分级负责”的规定,全面加大公路养护力度。

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公路养护部部长彭长军介绍,县养公路(县道和专用公路)由县政府向社会发包,实行市场化养护;乡(镇)养公路(乡道和主要村道)由乡(镇)负责,以有效、管用为原则确定养护方式,向社会发包或实行属地管理;村养公路由村委会负责,直接聘请当地村民进行日常养护。据统计,全县聘请290多人组成养护队伍,其中脱贫户114人,开展路面养护、路域环境整治、路面修补、清理边沟、清理路面抛洒物等工作,确保公路通行顺畅,保障群众出行安畅。

桑植县还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检查考评和激励机制,将公路养护列入对交通主管部门和乡村两级目标管理考评指标体系,对县、乡、村养公路按不同标准实行差异化考核。“我们对县养公路每个月进行检查考核,乡镇养公路每个月对样板路考核,对其他路段进行抽检,村养公路以乡镇考核为主,县里每季度抽检、半年考核,根据考核等级拨付养护经费。”彭长军告诉记者,“如此一来,极大激发了各级公路养护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了公路养护质量。”

共享,路域整治惠民生

驱车行驶在S246省道上,驶入洪家关白族乡云丰村,宽敞平坦的公路两旁,树木葱葱郁郁,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依偎在青山绿水之间,小村庄呈现一派宁静舒适的景象。

“我们对村庄进行绿化,院墙统一包装,打造白族风情等特色景观;折除旱厕,新建公厕、猪圈,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村党支部书记朱丽英介绍。

路,改变了云丰村的居住环境。村民们对家门口的路,也格外珍惜。村民屈家高主动认领了家门口长1500米的日常养护清扫任务。“村民共同参与养护保洁,共同享受好路带来的好处。”朱丽英说,村里组织评选最美庭院、最美护路员等,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共同缔造“美丽农村路”。

“道路拓宽后,我们出行更方便了。”在S306 省道上,瑞塔铺镇东旺坪村77岁的陈功桂老人说,拓宽后的道路更宽、更直、更干净了,老百姓在公路上散步更安全了,去田里干活也更方便了。

除了城乡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变,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也让桑植边远群众享受到了交通的便捷。

“以前从村里去县城,个体经营的客运车辆不准时,价格又高。”家住桑植县人潮溪镇溇阳村的卓慧玉说,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后,原有超速、超载、发车不准时等问题没有了,价格也便宜了,出行更方便了。

如今,在桑植县城乡大地,一条条公路在绿水青山间蜿蜒伸展,人车出行安全系数大幅度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成了为串起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路”、乡村振兴的“小康路”、山青水绿的“幸福路”。

(一审:向韬 二审:宁奎 三审:廖声田)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