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要闻

>

正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张家界脱贫故事】杨家坪村:美丽乡村迎客来
发布时间:2021-02-25 15:35:31  来源: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作者:田育才 向韬 李洪波   
0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记者 田育才 向韬 通讯员 李洪波

日子越来越红火,农家乐老板刘天文从内心感到幸福。

2020年9月12日,周六。见到刘天文,是在他经营的“三嫂子”家厨的农家乐里。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半,“顾不上吃午饭,下午还有几桌客人,先把食材准备好。”说话间,刘天文手底下一直没闲着。

刘天文是村里第一批经营农家乐的村民。

▲航拍下的杨家坪村一角

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的牵头下,从事旅游服务的刘天文,看准武陵源区协合乡杨家坪村乡村旅游的前景,毅然辞去城市里的导游工作,接手村部对外承包的农家乐,自己当起了老板。

“每到周末,都是城里自驾来的客人。” 刘天文说,村里通过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他和众多乡亲实现脱贫致富。

大山深处的杨家坪村,距离武陵源城区25公里。然而,一座叫“羊至界”的大山,阻断了杨家坪村致富的梦想。


▲杨家坪进村牌坊

“交通不便,村民进一趟城要两个多小时。”村党总支书记姚安国介绍,2014年定为省级贫困村的时候,全村312户1132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242人。

2015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全面实施,武陵源区委组织部派出工作队驻村帮扶,杨家坪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靠山吃山,才有出路。” 驻村工作队进驻后,精准扶贫思路清晰,做起“对接景区”的文章,“核心景区之外的地方,要想方设法融入景区,向景区看齐,向景区要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村的自然环境这么美,没理由做不好。”杨家坪村委会主任李军说,驻村干部带领村干部、村民代表到韶山、浏阳等地参观学习,回来以后,很多村民都这么认为,并誓言靠奋斗改变落后的现状。

▲农家乐老板刘天文接待客人

先从把准景区需求开始。驻村帮扶后盾单位筹集资金,整修村里的山塘和河堤,一条条水泥路纵横田野,村容村貌变整洁了。

向景区看齐,村里的动作频频:政府以奖代补,对民居进行民族特色风貌改造;专项制定村落规划,打造“张家界土家族第一村”。

政府还引进禾田居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流转村民300多亩土地,建起蔬菜基地。白菜苔、萝卜、西兰花……40多个蔬菜品种,直供景区的大酒店。如今,走进杨家坪村,远处是满山青翠,近看是粉墙黛瓦,土家农耕文化广场十分大气,现代化的农业大棚一字排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

“全村有40多人从事保安、保洁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还有一部分村民从事餐饮、住宿接待工作,从旅游发展中尝到了甜头。”姚安国告诉记者,村里的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没有扶贫好政策,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来到村里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村民王作定十分激动。

▲贫困户王天定在基地务工

67岁的王作定是远近闻名的建档立卡户。2013年,他在外打工的女儿身体里检查出48个肿瘤,手术、化疗等花费近100万元,把这个普通农家“砸出了个大窟窿”。2014年,老王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之一。

驻村工作队进驻后,量身定制扶贫计划。通过土地流转收租,蔬菜基地务工,发展养殖业等,2016年实现了脱贫摘帽。王作定算起了收入:5亩耕地流转给禾田居蔬菜基地,每年租金收入2500元;和妻子在蔬菜基地打零工,一年工资将近3000元;村里集体项目分红,一年能有2180元。

算下来,一年收入近8000元。王作定夫妇还养了两头猪和100多只土鸡,“既能改善生活,还可以补贴家用!”

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小山村也发生了大变化,全村建设了村部、道路、电网、厕所、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了,出行十分便利。

“‘羊至界’山下隧道已经贯通,进城只要15分钟。”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科告诉记者,未来,城里的游客进杨家坪村更方便了,村里的土特产运到城里更快捷了。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