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群英谱】王志胜:胜之有道
发布时间:2020-08-05 09:23:16  来源: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作者: 易善任 李享   
0

王志胜和村民在黄花基地采摘黄花。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通讯员 易善任 李享

“王书记来哒顶呱呱,我们村翻天覆地大变化,通路通电水到家……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都不能忘记他……”走进慈利县象市镇坼岩村,就会听到这样的歌谣。

歌谣中的王书记名叫王志胜,57岁,湖南桑植人,土家族,是一名有着34年党龄的中共党员、41年工龄的税务工作者。现为国家税务总局张家界市税务局驻坼岩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6月23日,记者走进坼岩村,见证王志胜驻村扶贫的故事。

进村,宽阔的水泥路,结实的边护栏,在绿植中延伸,道路两旁参差散落着农家小楼。至坼岩村部,放眼四望,双潮界巍巍,走马塔峨峨,坼岩坡绵绵。

“闯”进坼岩村部会议室,正碰上县里督办脱贫质量“回头看”。

“走,结对帮扶户在家等我。”王志胜开完会,驱车直往山里奔去。一路上,他的扶贫故事在飞掠的乡村美景中呈现出来。

2015年初,王志胜成为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一入村,他与队员一道就走村入户摸村情民情。一个月走访,他了解到该村共有606户201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533人。村里路不便、水不好、党建工作薄弱。

王志胜走访贫困户。

“要如期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就要不断增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入村始,该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王志胜就给全村党员、村干部定下规矩:准时参加“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要求人人写学习心得体会;他经常与党员、村干部谈心谈话、交流意见,共谋坼岩村发展大计。经过一年学习,村党支部被评为镇先进党组织,全村65名党员都凝聚在村党支部的周围。

一手抓党建,一手谋发展。“路不便、水不好、电不够,干什么都白搭。”半年时间,王志胜几乎跑遍市县相关部门,为村里修路跑项目、找资金。在驻村帮扶单位、工作队和他的努力下,先后投入项目资金一共2000余万元,完成了9.3公里进村主干道整修拓宽和硬化,硬化组道18.4公里,主干道护边8公里,建设机耕道13.2公里,全村基本实现了公路组组通、户户达。

过去,坼岩村人畜饮水主要靠收集雨水、到山下挑水背水,雨水不干净、山下水太远,村民都盼望能喝上安全卫生的好水。“一定帮助村民解决世世代代喝水难问题。”王志胜带着队员为村民找水源,经过一周时间翻山越岭跋涉,在离村8公里远的向家坡找到了一处优质山泉。投入资金200万元,铺设管网2万多米,修建水池10口,小水窖100口,使全村缺水的1500多名村民喝上了安全卫生的放心水。

同时,王志胜多方筹资建新村部、扩大村级文化广场、村主干道安装路灯,进行电网改造,开通互联网络。坼岩村面貌焕然一新。

王志胜对每天的扶贫工作做记录。

“只有产业才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从驻村伊始,王志胜就一直思考村里如何发展产业。

驻村期间,王志胜走遍了全村144户贫困户。每一户家住哪里?家中几口人?家里啥困难?……他都心中有数。他向村干部、产业大户请教,谋产业发展路子;他入田间地头,与贫困户同劳动,摸发展产业意向。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面对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经济,王志胜采取“能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他发现村民鲁双喜有头脑,是村里的产业大户,他多次与鲁双喜沟通交流,问计问需。“要想产业富村富民,选好产业致富带头人是关键。”在村换届选举时,通过村民的一致认可,由鲁双喜当选村主任。

当年,村里流转土地500亩,种植猕猴桃、丑橘、酥脆枣、核桃等特色水果;成立村级合作社8家和5家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种植中药材500亩、优质水果300亩、蔬菜50亩;他发现村里红薯产量高质量好,发动村民种植红薯300亩,建红薯粉丝加工厂。2019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10.8万元,合作社给贫困户发放务工工资50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上。

王志胜将自己的老父亲接到贫困村敬老院,方便一边做扶贫工作一边照看。

往山上驱车,路渐窄渐陡,在一群“咩咩”山羊的喊叫声中,王志胜的结对帮扶户李协武家到了。“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王书记帮我家发展产业。”站在枣园里,69岁的李协武指着挂满酥脆枣的枣树高兴地说,过去,他家靠栽种玉米、红薯等农作物为生,吃水到山下挑,儿子17岁时挖煤致残,已坐轮椅30年,全家6口人生活艰难。

“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王志胜为李协武家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酥脆枣、核桃、油樟,农作物栽种玉米、红薯,与村产业对接,发展养殖业,鼓励其女儿女婿、大孙女外出务工。2019年,全家产业收入达3万多元,务工收入6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李协武家只是该村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的缩影。自2015年以来,市税务局107名党员干部与坼岩村144名贫困户结对,通过产业、医疗、教育、就业、金融、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一系列扶贫措施,让贫困户都如期脱贫。

从李协武家出来,日头已偏西,王志胜才想起住在镇敬老院90岁的老父亲,说好了今天下班后去看老人的。“老人在桑植,为啥住到这里?”原来,老人住在桑植县税务局宿舍,今年初,因疫情影响,请不到人照看,他要扶贫,没时间照顾,在征得老人同意后,今年3月份,他带着老人住进镇敬老院,方便他随时照料。“扶贫干部带着老父亲一起扶贫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