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要闻

>

正文
【张家界脱贫故事】仓关峪村:盘活资源鼓起村民“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0-07-16 09:22:19  来源: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作者: 向文 陈洁   
0

仓关峪村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效果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向文 陈洁

仲夏时节雨来急,雨中的仓关峪村树木葱茏、生机勃发,一栋栋楼院齐备的民居错落有致,形成一个个群落散布在山水之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硬化路,被雨水洗的铮亮。朦胧烟雨中,山村美景如水墨画卷。

说起仓关峪村的脱贫和变化,不能不提国家知识产权局驻桑植扶贫工作队,自2018年驻村以来,他们扎根一线,制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争做脱贫致富带头人。

驻村第一书记时鹏表示,刚到村里,仓关峪村的现状就给了他当头一棒:村里山多地少,基础施舍薄弱,全村725户2830人中,贫困户有212户700人,是深度贫困村

驻村之后,工作队立即深入贫困户家中逐一排查,摸清村情、了解民意,重新收集整理资料,调查贫困户致贫原因,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把脉”,并“对症下药”。

蜜柚基地。

还没走访几户工作队便发现,仓关峪村除道路未硬化外,村民饮水用水要靠肩挑手提,很多户人家还自家打井解决饮水问题。驻村工作队立即写报告逐级反映,积极协调,最终解决了饮水问题,安全饮水率达100%。

“这自来水干净且方便,以后我们家再也不需要肩挑手提了。”用水盆接着从水龙头里哗哗流出的清澈自来水,贫困户向周雨边洗菜边开心地说。

喝在嘴里、甜在心头的“安全水”“放心水”解决了仓关峪村吃水难、用水难问题,也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

“扶贫就是要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时鹏说。这2年多来,跑项目、找资金、要政策,在后盾单位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工作队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帮村里改善了生活环境。

截至2019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投入448万元,新修拓宽5.5公里村组道路;协调代理公司15万元,新建半溪便民桥及洗衣码头;引进资金230万元拓宽硬化3条道路;投入78万,新建村部综合服务平台及附属设施建设、添置办公用品、购买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等。仓关峪村旧貌换新颜,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里的公共设施也进一步完善。

村民正在蜜柚基地除草。

基础设施完善了,如何才能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缺乏增收的产业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才是脱贫之道。”国家知识产权局投入扶贫资金293万元,引入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仓关峪村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以“合作社+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产业分红等方式,覆盖全村全部建档立卡户,同时保证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贫困户增收。

6月10日,在蜜柚种植基地,技术员李启贵正指导贫困户打药、施肥。“现在正是杀虫、灭菌时期,一点都不能马虎。”李启贵告诉记者,没有蜜柚基地之前,自家种植桔子,有一定的技术,蜜柚基地发展起来后,就担任了基地技术指导员。“一年有一万多收入,再加上自家发展养殖业,一年收入四五万没有问题。”

道路硬化。

蜜柚成为全村致富的新希望,这绝非偶然。过去仓关峪村多数村民主要种植玉米、红薯等,效益不明显,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改变这种“力不从心”的发展窘境刻不容缓。2018年,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到外地考察,“取经”明思路。经过综合对比、集体讨论,决定在全村发展蜜柚产业。引进桑植县宜农蜜柚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田地及荒山发展200亩蜜柚种植,结合黑山猪放养、红薯及阴米加工,形成“畜沼果”绿色生态循环经济。

车子沿着循环经济产业园行驶,一会儿功夫就来到了另一个基地——莓茶种植基地。在一片绿如地毯的茶园里,茶农们飞舞着指尖,熟练地采摘着嫩叶。

“只要家里没事,我就在基地摘茶叶,去年有一万多元收入呢。”仓关峪村满家坡组村民覃大银对如今新生活很是满意。

村民领到产业分红。

在发展蜜柚的同时,该村引进张家界市吴丫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全村田地及荒山发展100莓茶、100亩黄金茶。“贫困户可以到基地除草、摘茶。”合作社法人代表吴金娥介绍说,目前基地带动全村212户701名贫困户增收,预计人均增收 1000元。

2年光景,山村巨变,当记者向村民问起生活中什么变化最大,大伙儿都哈哈大笑,拍着口袋说:“要说最大的变化呀,就是钱包越来越鼓啦!”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