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要闻

>

正文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探新路”
发布时间:2018-05-09 09:47:01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赵婷 王园园   
0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探新路”

  ——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马头溪村

  赵婷 王园园

  题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事关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近几年来,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西南部的马头溪村,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且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民共富共享也逐步实现,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现马头溪村由原马头溪、关水坪、两河口三村于2016年5月底合并而来,现村域面积23.6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小组625户2348个土家居民,域内现存完好的土家吊脚楼328栋,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近几年来,马头溪村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最美休闲乡村”、“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放得开”才能实现零突破

  和多数经济薄弱村一样,作为贫困村的马头溪村在未发展集体经济之前,村里的收入来源基本都是靠单一的财政收入,遇上需要花钱的事,要么求上级支持,要么负债经营。“怎么办?怎么办哟?”作为原关水坪村党支部书记,现马头溪党总支部书记,郑明华不只一次的问自己,“当时有后盾单位的帮扶,还有镇党委的号召,加之村里的实际情况,开始办集体经济已经是不能再拖的事情了。”郑明华首先想明白了,发展集体经济势在必行。2014年4月12日,当时的关水坪村召开了一次看似普通的党员大会,会上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了重要的决议。“我们村里一定要有自己的集体经济。”当时参加过会议的全姓党员至今都还记得,郑书记这掷地有声的一句话,真的开启了村里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

  刚刚开始发展集体经济,就遇到了很多困难。村民长年生活在小山村,思想封闭,发展门路少,不知道种什么,养什么,开发什么,引进什么,找不到一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路子,长期处于无所适从、无所作为的境地。人力资源匮乏,村两委干部中有技术、懂管理、有经营头脑的人也很少。

  “越是有困难,越要甩开膀子,放开手脚干!”时任关水坪村妇女主任的张雪春回忆起集体经济发展最初阶段时谈到:“当时镇政府和后盾单位的领导经常来,让我们发展集体经济不要怕。郑书记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强调要‘放得开’,不要束手束脚。”作为村里的班子成员,她亲身经历了村里集体经济“破茧成蝶”。组建“外出务工微信群”,征集社情民意;利用返乡过节间隙,召开外出务工青年座谈会,共谋发展大计;每月定期召开一次集体经济调度会,确保村支“两委”班子思想上不掉队,行动上跟得上;带领发展意愿强烈的党员出去考察,邀请专家驻村规划……

  摸底子、想法子、找路子、定方案,2014年下半年,原关水坪村立足村情村况成立了张家界关水坪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终于,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零突破”!

  “乘东风”才会收获效益

  集体经济有了!但一切才刚刚开始,只有量体裁衣培育出特色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才能真正“活起来”。

  穿越10多公里风景如画的水杉长廊,马头溪村的田园风光扑面而至,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水墨山水画卷。沿马头溪而下,两里一碾坊,三里一油坊,一座座古朴的风雨桥霞映溪上,一处处层峦叠嶂的吊脚楼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村部活动中心的广场上,文艺队伍正排练着山歌、舞蹈,在一拨拨来往客人前展露风采。目前,马头溪村已形成一楼、一歌、一舞、一花、一渔的‘五有’(以土家吊脚楼为主的写生绘画、影视拍摄的文化产业,以土家歌舞表演、民间体育竞技的文化娱乐产业,以千亩油菜花生态观光、沿溪垂钓

  、杨梅采摘户外徒步骑行的农业休闲产业)土家农耕生态文化产业,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直播苏木绰’年味儿活动和央视的‘来张家界游马头溪’专题报道,让马头溪的乡村旅游日益火爆。乘着乡村旅游发展的“东风”也成就了一个个收益良好的集体经济。

  围绕发展乡村旅游盘活集体固定资产,围绕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如何将合村减法做成发展加法?村里下足了功夫!合村以后,三个村的固定资产统一归属于现马头溪村集体资产,结合乡村旅游盘活固定资产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之一。通过改造原有三个村部建成三个休闲接待中心:马头溪休闲度假村,马头溪旅游接待中心,两河口休闲客栈,主要用于接待来往游客。集体资产从弱到强,目前,村集体资产初步评估已达到1500万元,村游客集散中心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资产600万元,有床位100个,能一次性接纳游客就餐320人同时用餐,有房间配套设施,空调40部,空气能热水器二套,点歌设备、小大会议室等设施。仅此一项,年集体经济收入就达10万元,而且随着游客的增多,收入呈现增长趋势。

  游客来了、媒体来了,产业有了,集体经济长远发展的路子也越来越清晰了,为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村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11.7公里环村旅游公路,11公里沿溪河堤游道,4座跨溪大桥,2座钢索桥,1个多功能村级旅游接待中心,6家农家客栈,1个村级文化广场和1个大型停车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乡村振兴蓝图呼之欲出、冉冉升腾。

  围绕发展乡村旅游保鲜村级传统特色,围绕传承传统特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马头溪村山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村民仍然沿袭传统种养殖方法,这里的农副产品资源丰富,食品加工历史悠久,水碾米、木榨油、剁辣椒、腊肉、香肠、老糖干等粮油食品加工,纯天然,无公害,在当地颇有名气。但因为缺乏宣传推介以及销售渠道,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结合传统特色,村里成立了传统加工合作社,加工水碾米、木榨油、绣花鞋垫、老糖干、剁辣椒、腊肉、香肠,这些传统食品、工艺品因生态安全,风情浓郁,受到市场欢迎,收入增加几倍。同时,充分挖掘利用马头溪村文化积淀,提高产品文化内涵,增加销售附加值。以合作社社员种植油菜为例,普通油菜籽市价一般,仅靠出售油菜籽难以盈利。如何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举办古法榨油节!古法榨油是苏木绰传承千年的一项技艺,被誉为“来自远古文明的活化石”。自古以来,当地百姓把榨出的第一桶油视为人生“第一桶金”,收获第一桶油便象征着收货吉祥与财富,引得村民、游客争相竞买第一桶春油。2017年度古法榨油节上,马头溪村便以春油竞拍的方式推广“马头溪木榨油”这一旅游产品,活动最后,第一桶“马头溪木榨油”最终被一位游客以1980元的价格收入囊中。这已远远增加了油菜籽的附加值。

  除此之外,该村以文化为底蕴,积极对接旅游市场,2016年10月份成立了织绣专业合作社,侧重生产土家织锦,不仅传承土家文化,也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产品目前已投放市场,带来年集体经济约1万元,且在逐渐发展市场。目前村里又办起了织布培训班,吸引年轻劳动力回家就业,预计将进一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可以说,在如何将乡村旅游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的路上,马头溪村率先进行了有效的实验和探索。截至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已经达到20万元,突破10万元大关,这对一个偏远乡镇的小山村来说,已经是质的飞跃。

  “用得好”才让农民富起来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马头溪村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严格管好。执行“村财乡代管”办法,配备专职会计,建立收支报账和财务审批等财务管理制度。

  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理财小组,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相关财务信息,确保村级财务收支状况晒在阳光下,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践行“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加大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确保用好管好村集体每一分钱,保证村集体资产不流失。突出民生福祉,公开用好集体经济收入,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采取“各级财政支持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集体经济出一点”的方式,大力实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村级发展工程,实现集体经济再发展。“日后更会向倾向于帮助贫困人口,主要用作公益性事业。”对于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的使用规划,村里已经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不仅仅是马头溪村,张家界市村级集体经济这块“蛋糕”正在做大,村级组织从“无钱办事”到“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增强了,说话办事有了底气和力量,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领路人,乡村振兴也有更有希望。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