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里的廉政文化和“青”字品牌
——张家界市青年廉政微电影大赛活动综述
张明涛 向绩
“李翠花家虽然赢了官司,钱却迟迟不能执行到位。李翠花怀疑是执行法官孙法官有意偏祖对方,于是手持法院的廉政卡,装扮成孕妇,到法院投诉执行法官,最终才发现一切都是误会…… ”
这是张家界市桑植县人民法院选送的微电影《一张监督卡》的故事情节。微电影当中,孙法官以润物无声的办案方式将情节推动,一张小小的监督卡,见证了法官的责任和底线。评选中,这部作品以94.44的得分,拿到了“青春践行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张家界市青年廉政微电影大赛一等奖。
这只是此次大赛推送的61部作品中的其中一部。2017年10月9日,中共张家界市纪委、张家界市监察委、共青团张家界市委联合下发《关于举办 “青春践行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张家界市青年廉政微电影大赛的通知》,一股微电影里掀起的廉政文化风潮和“青”字品牌席卷张家界。
原创性的廉政文化表达
在谈到《公诉》微电影剧本创作时,张家界检察院的编剧之一罗娜告诉记者,微电影的主要情节是从一起检察官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开始。检察官肖宇,最近接连接到大学好友杨佳、方浩的电话,他明白,这与他办理的那起毒品犯罪案件有关。方浩的弟弟方明涉嫌贩卖、运输毒品犯罪,方浩救弟弟心切,想请肖宇帮忙,法与情面前,肖宇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个故事是张家界的检察官工作中的一个真实的例子,此次改编、摄制的过程,是不忘初心、警醒自我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创造的全新过程。
包括张家界市政法系统全国首部社区矫正廉政微电影《蔡所长收礼》、张家界市交通运输系统微电影《考验》、张家界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委员会微电影《爱在张家界》在内的诸多作品也都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从真实的事例中提炼出了微电影的主题。
张家界市桑植县纪委派驻县财政局纪检组联合财政局党组拍摄的微电影《尺度》更是严格地坚持了“原创性”的要求:自主创作自主拍摄,严禁抄袭复制,确保作品原创。剧本角色全部由干部职工自己来演,不外请演员,以达到廉政教育的目的。为增强拍摄工作的真实性,特别是派驻纪检组长本色出演纪检组长角色。
倡导廉政文化需要“原创”。《通知》规定“作品内容应体现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反腐倡廉工作的特色,坚持正面宣传,弘扬清风正气,揭露和剖析新形势下腐败现象的种种表现及危害……”在评分项目中,内容的主题占到了现场打分的35%。
原创性的廉政文化表达成为此次微电影大赛的显著特点。
广泛参与的“青”字品牌基础
2017年10月10日下午,全市纪检监察系统青年工作会议暨青年廉政微电影大赛启动仪式举行。会上,大赛组委会着重提出“充分发挥微电影这一最新表现形式在新兴媒体中的独特作用”。
微电影是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的10分甚至稍长的影片。近年来,微电影行业慢慢转向“微电影+”的新形态、新业态,它满足了人们“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广受年轻人欢迎。通过微电影创作,可以有效地把品牌文化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文化的认同感。
自去年以来,市纪委始终把青年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领导班子多次进行集体研究,去年年初,市纪委召开常委会专门明确成立委局青年工作委员会,吸收了机关80、90后干部中坚力量。
会议专门强调,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的青年同志们要旗帜鲜明,牢牢把握纪检监察青年工作的正确方向;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走进青年,找准纪检监察青年工作的落脚点;要提升活力,打造纪检监察“青”字号品牌。
此次微电影创作的主力军是广大青年,其传播方式、创作内容也都广受青年人的欢迎。不光是在共青团张家界市委官方微信平台“张家界青年”上观看影片,部分微电影甚至还通过多家网络媒体和微信平台向全国推送。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让张家界的廉政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到了广大观众的视野里。
据了解,除了此次微电影评选中的集中展示之外,组委会还在2018年农历春节前夕举行了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从而进一步动员社会大众投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进廉荣贪耻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