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

要闻

>

正文
“四个切实”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致胜法宝
发布时间:2016-11-24 17:33:09  来源:华声在线张家界站  作者:谷若本   
0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其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同时,明确提出“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等“四个切实”具体要求。2015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并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吹响了攻坚拔寨的集结号及冲锋号,脱贫攻坚正式进入冲刺肉搏阶段。能否打赢、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时间成为全社会乃至海内外高度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笔者认为:总体来看,只要我们坚信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抱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真正做到“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就一定能够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体而言,“四个切实”就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致胜法宝。


  一、“四个切实”的战略意义


  纵观古今中外,贫困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因而脱贫也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沉重感的棘手难题,究竟该怎样破解仍有待不断探索。在当今世界,贫困问题位列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贫困、失业和不平等之首。这一方面是因为它剥夺了人的尊严和体面生活权利,是对社会公正的亵渎。另一方面,是因为贫困的外部性使之成为引发诸多社会、环境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根源。正因为如此,贫困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政治议题。消除贫困,建立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成为当代人类社会最重要、最紧迫的全球治理行动之一。为迅速有效地消灭饥饿与减缓极端贫困,联合国于2000年发起千年发展目标行动计划。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专项计划推动扶贫,开发与救助“两轮驱动”推动扶贫,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推动扶贫等重大实践探索,先后组织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扶贫开发十年纲要”,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稳步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文化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公认,我国不仅成为率先实现千年发展首要目标的国家,而且是为全球在2015年实现极端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作出贡献最大的国家。


  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减贫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按照2011年调整后的国家扶贫标准,2015年全国尚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众所周知,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涵盖各行各业,必须逐一消除各种致贫及制约发展因素,不可能一招致胜、一蹴而就。因此,只有倡导“大扶贫”,打好“组合拳”,广泛动员各类社会资源,凝心聚力,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拔掉穷根、消灭贫困。“四个切实”是在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它触及“麻木不仁”的神经,突破“头痛医头”的局囿,改变“各自为政”的陋习,全面系统地解决了扶贫开发工作中长期面临的组织领导不力、方法路径不当、凝心聚力不易、内生动力不足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中华民族反贫困智慧的结晶,是新中国反贫困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人类反贫困事业的重大贡献。它既突出了前瞻性和引领性,也体现了系统性和科学性,既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是一套完善的工作模块,既是行动纲领,也是工作指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对有力有序有效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四个切实”的战术要领


  “四个切实”战略思想是在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既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深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向新态势,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深刻把握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背景下与基础上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深谋远虑、深思熟虑的思想智慧和决策艺术。“四个切实”战略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打破“年年扶贫年年贫”僵局,尽快补齐扶贫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四个切实”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核心内容,是“大扶贫”和“组合拳”的现实载体,是“五大发展理念”在扶贫开发方面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我们务必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并贯彻落实。


  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关键词是“领导责任”。初衷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好对待攻坚“当不当真”的问题。要领是高度重视并坚决压实领导责任。实践证明,无论难易、大小,任何事情的成败、事业的兴衰,概莫能外一律取决于当事人的态度和责任。具体就一个地方的脱贫攻坚工作而言,推不推得动、搞不搞得好,主要取决于当地主要领导重不重视、当不当真。诚然,脱贫的确是一个具有历史沉重感的棘手难题,但是,只要上面下了“死命令”,领导下了“死决心”,并非解不开的“死疙瘩”。这就是经常讲“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的道理,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级书记一起抓,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原因。层层签责任书、立军令状,加强考核、督查与问责是压实领导责任的有效举措。尤其是为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对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片区重点县及所属乡党、政主要领导保持相对稳定作出新部署这一招,的确牵住了这项工作的“牛鼻子”,抓住了部分领导的“命根子”,使他们不得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重新再作“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考虑和打算。


  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关键词是“精准扶贫”。初衷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好攻坚方法“得不得当”的问题。要领是高度重视并扎实推动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阳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明确要求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四个实质性问题,以及“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脱贫路径。无论是意义、还是方法,总书记都阐述得非常深刻而具体,我们一定要举一反三、联系实际抓好落实。


  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关键词是“社会合力”。初衷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好推动攻坚“齐不齐心”的问题。要领是高度重视并不断强化社会合力。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面对脱贫攻坚这一举世公认的棘手难题更应当如此。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总书记在贵阳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这为我们广泛动员、凝心聚力,不断强化社会合力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有力武器。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关键词是“基层组织”,初衷是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好基层组织在攻坚过程中“给不给力”的问题。要领是高度重视并日益加强基层组织。我们经常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总书记也强调指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有效发挥作用。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要千方百计不断强化基层干部的机遇意识、自强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干部的带头作用和“班长”的引领作用,有效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引导扶贫对象主要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


  三、“四个切实”的战场实践


  张家界市为了全面系统地贯彻落实好“四个切实”战略思想,联系市情实际制定实施“1332”脱贫攻坚作战方案,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以及“五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生活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工程”,“阳光三保障(阳光医疗、助学、安居)工程”和“旅游精准扶贫”等三个行动计划,进行了“三项(贫困县、村、户)摘帽”,“五基责任”及“领导联村”等三个任务分解,落实了“结对帮扶”和“驻村帮扶”等二个帮扶责任,做到了“四个切实”逐一落实。


  一是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先后成立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市委驻村帮扶领导小组及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政策宣传组、组织指导组及督查问责组等“一办三组”)等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并在脱贫攻坚指挥部设置及作战室布置方面做到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落实了各级党政、部门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对全市4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分别落实了市、县级领导联村帮扶负责制。最近,又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作出了保持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的安排部署。为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工作,健全完善了“四制”,即:建立台账制、实行调度制、严格考评制、落实问责制。充分明确了“六责”,即:组织领导责任、部门扶贫责任、两类主体(县乡工作主体及村户脱贫主体)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社会扶贫责任、监督管理责任。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结对帮扶和驻村帮扶责任的通知》,《张家界市结对帮扶和驻村帮扶责任落实问责办法》,《中共张家界市纪委关于在脱贫攻坚战中严明纪律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的通知》。全市各级党政、部门脱贫攻坚责任全面落实。


  二是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和“五个一批”谋划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强化工作责任,明确了“三个一批”,即:全市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议提出,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对干部要“表扬批评一批、调整处理一批、提拔重用一批”。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实施“三大行动计划”,即:《张家界市实施脱贫攻坚“五基工程”行动计划》,《张家界市“阳光三保障工程”行动计划》,《张家界市大力推进旅游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加强工作指导,印发了“五本工具书”,即:《张家界市精准扶贫工作手册》、《张家界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台账》、《张家界市精准扶贫常识30则》、《张家界市脱贫攻坚工作模块》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记实日志》。讲究工作方法,提倡做到“六个注重”,即:注重认准帮扶对象、注重明确帮扶责任、注重制定帮扶计划、注重落实帮扶措施、注重建立帮扶台账、注重评估帮扶成效。从而,使精准扶贫有关要求在每个方面和环节都落到了实处。


  三是切实强化社会合力。积极倡导“大扶贫”,着力打好“组合拳”。注重从源头抓起,积极探索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通过实施“五基工程”行动计划对行业扶贫实行有效统合,促进实现各负其责优先补齐行业扶贫短板目标。《中共张家界市委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扶贫攻坚五年行动计划(2015—2019年)的决定》明确提出:“在调研制定驻村帮扶重点工作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对照这个标准澄清416个贫困村开展相应项目建设投入需求的底子,然后对相关职能部门每年的有关资源存量及增量进行全面清理,再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或驻村帮扶领导小组会议形式合理配置各类相关资源,并以适当方式对相应资源配置的具体情况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努力使资源配置做到合理合法、公正公平”。要求“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作主管部门,要将本部门50%以上的政策资源优先用于解决制约扶贫对象发展的突出问题”。调研制定《张家界市贫困村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基本标准》,具体对村级公路、农村电网、水利设施、村部阵地、信息网络、安居工程及基本产业等贫困村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基本标准进行明确。强调“各相关责任部门要主动牵头负责,其他有关单位应积极衔接配合,分区县对照《标准》尽快摸清全市贫困村重点投资项目建设现状,澄清底子,制定相应的项目建设规划,并分年度作好项目投资计划安排。同时,要将项目建设规划纳入‘十三五’总体及行业规划,确保有关项目如期顺利实施,千方百计尽快补齐贫困村各项建设短板”。与此同时,通过落实“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责任,共组织212支各级部门驻村帮扶工作队、3.5万名各类结对帮扶责任人,分别对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了帮扶全覆盖。此外,万企联村、金融扶贫、农业风险保险等工作也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全市上下各尽其力,万众一心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


  四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具体从“健全基层组织、建强基层队伍、落实基本制度、开展基本活动、加强基本保障”等五个方面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以“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党支部书记、把优秀党支部书记培养成标杆,引导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维护社会秩序、带头保护生态环境”为内容的“四培四带”活动。在全市农村推行“135”治理体系,即强化村党组织这一领导核心,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三个组织的作用,落实岗位承诺、村干部值班和周例会、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员管理积分、“四议两公开”五项制度。结合“双述双评”和建制村合并,新调整93名村党组织书记,并为全市4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了第一书记。认真执行基层党支部建设“五个一”要求。大力实施村级后备干部“2015—2017三年行动计划”,每个村培养2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为2017年全市开展村“两委”换届储备一批优秀人才。加强农村党小组建设,全市共组建划分农村党小组5503个,一个月开展一次党小组活动、一季度向党支部汇报一次工作并对党员进行评分、一年度向党支部述职并接受考核的“三个一”基本到位。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扶持力度,拓宽发展路径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全市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对10名村党支部书记标杆、11个先进村党支部进行了表彰。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


  作者:谷若本


要闻

湖南新闻

区县快讯

论坛